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技能》真题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技能》真题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2-13 16:57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心理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违背了()。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2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3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时,心理咨询师扮演的角色不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4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指的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5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为强调的是()。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6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医院护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作认真,几年来从未出现过差错。一年前其同事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处分,求助者因此受到触动,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给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都要反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等。后来逐渐加重,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性格内向。母亲是大学教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做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针对本案例中的心理咨询可划分为()阶段。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抑郁、焦虑与恐惧是三种情绪症状,区分较为简单:焦虑和恐惧本质上都是“怕”,而抑郁一般不包含关于“怕”的成分。但是对于抑郁的识别,案例中一般的描述是“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感觉活着真受罪,不如死了算了”,“对家人表示,不想活了”,“有过轻生的想法”,“兴趣缺失/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行迟缓”,等等,属于较为明确的情绪的低落或生存意向的下降,但是纯粹的兴趣下降要结合其他的情况来综合分析,因为由于焦虑或恐惧也可能会造成兴趣的下降或范围缩小/狭窄。焦虑和恐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一种“怕”的情绪体验。它们的区别是:从对象和内容上来说,焦虑的对象和内容不固定、不具体、不明确,游移不定,怕东怕西,经常转移;而恐惧的对象非常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如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等等。从指向的时间上来说,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尚未发生(预期不利)的事件;而恐惧则大多是面向现在(面临不利)或过去(后怕)的事物、场所、情境等情形。因此,在技能选择题中,关于以上三者的症状识别,要仔细看案例中的相关描述。抑郁与其他情绪较易区分,焦虑和恐惧的区分不仅要看对象是否具体明确,还要看害怕的有关描述所反映的时间指向。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同事出差错事故引起的自己工作中的检查症状,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是很典型的强迫症状。由于强迫症状无法摆脱,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是焦虑的情绪症状。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焦虑症状十分明显,题干是多选题,符合求助者的症状都要选,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症状,题干要求是“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那就是焦虑和强迫,故答案为BD。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方面生理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这类考题相对简单,认真从案例资料上查找即可。从案例资料上可以看到求助者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他症状如心慌、胸闷、头痛在资料中没出现,故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只有这一种反复检查症状,案例中没有出现洗手、询问、计数的症状。故选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可以排除躯体方面的障碍。根据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从求助者产生症状有无现实因素来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已与现实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变形冲突。根据求助者的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从案例资料来看,求助者主要因为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种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的临床特征,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故可排除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痛苦源于强迫和反强迫的内心冲突。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本案例的求助者具体的表现是检查还是不检查。选项D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是导致心理冲突的可能因素,选项A和选项C是心理冲突的结果。故本题答案是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A选项“自我要求严格”属于心理学方面的人格特征因素;B选项“同事出错”属于社会学方面的因素;D选项“青年女性”属于生物学方面的性别因素,C选项“迫切要求治疗”不是病因。故选AB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针对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这种追求完美的绝对化认知模式,这与求助者的认知因素有关,可以采用认知疗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模式。针对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和阳性强化法。求助者虽有焦虑情绪,但为强迫症的继发症状,系统脱敏法不适于该求助者的情况。故选AC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咨询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咨询师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接纳和平等这两个选项包括在尊重里面,在心理咨询态度方面不是单独存在的,故只有B和C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试题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分为初期阶段一诊断阶段,中期阶段一咨询阶段,后期阶段一巩固阶段。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至关重要,其次是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及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及咨询效果。选项ABCD全部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不仅是单纯的方法,而且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本题是单选题,选项为A。

7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医院护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作认真,几年来从未出现过差错。一年前其同事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处分,求助者因此受到触动,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给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都要反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等。后来逐渐加重,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性格内向。母亲是大学教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做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在本案例中,造成求助者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抑郁、焦虑与恐惧是三种情绪症状,区分较为简单:焦虑和恐惧本质上都是“怕”,而抑郁一般不包含关于“怕”的成分。但是对于抑郁的识别,案例中一般的描述是“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感觉活着真受罪,不如死了算了”,“对家人表示,不想活了”,“有过轻生的想法”,“兴趣缺失/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行迟缓”,等等,属于较为明确的情绪的低落或生存意向的下降,但是纯粹的兴趣下降要结合其他的情况来综合分析,因为由于焦虑或恐惧也可能会造成兴趣的下降或范围缩小/狭窄。焦虑和恐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一种“怕”的情绪体验。它们的区别是:从对象和内容上来说,焦虑的对象和内容不固定、不具体、不明确,游移不定,怕东怕西,经常转移;而恐惧的对象非常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如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等等。从指向的时间上来说,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尚未发生(预期不利)的事件;而恐惧则大多是面向现在(面临不利)或过去(后怕)的事物、场所、情境等情形。因此,在技能选择题中,关于以上三者的症状识别,要仔细看案例中的相关描述。抑郁与其他情绪较易区分,焦虑和恐惧的区分不仅要看对象是否具体明确,还要看害怕的有关描述所反映的时间指向。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同事出差错事故引起的自己工作中的检查症状,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是很典型的强迫症状。由于强迫症状无法摆脱,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是焦虑的情绪症状。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焦虑症状十分明显,题干是多选题,符合求助者的症状都要选,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症状,题干要求是“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那就是焦虑和强迫,故答案为BD。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方面生理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这类考题相对简单,认真从案例资料上查找即可。从案例资料上可以看到求助者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他症状如心慌、胸闷、头痛在资料中没出现,故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只有这一种反复检查症状,案例中没有出现洗手、询问、计数的症状。故选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可以排除躯体方面的障碍。根据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从求助者产生症状有无现实因素来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已与现实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变形冲突。根据求助者的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从案例资料来看,求助者主要因为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种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的临床特征,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故可排除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痛苦源于强迫和反强迫的内心冲突。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本案例的求助者具体的表现是检查还是不检查。选项D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是导致心理冲突的可能因素,选项A和选项C是心理冲突的结果。故本题答案是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A选项“自我要求严格”属于心理学方面的人格特征因素;B选项“同事出错”属于社会学方面的因素;D选项“青年女性”属于生物学方面的性别因素,C选项“迫切要求治疗”不是病因。故选AB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针对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这种追求完美的绝对化认知模式,这与求助者的认知因素有关,可以采用认知疗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模式。针对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和阳性强化法。求助者虽有焦虑情绪,但为强迫症的继发症状,系统脱敏法不适于该求助者的情况。故选AC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咨询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咨询师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接纳和平等这两个选项包括在尊重里面,在心理咨询态度方面不是单独存在的,故只有B和C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试题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分为初期阶段一诊断阶段,中期阶段一咨询阶段,后期阶段一巩固阶段。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至关重要,其次是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及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及咨询效果。选项ABCD全部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不仅是单纯的方法,而且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本题是单选题,选项为A。

8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医院护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作认真,几年来从未出现过差错。一年前其同事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处分,求助者因此受到触动,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给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都要反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等。后来逐渐加重,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性格内向。母亲是大学教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做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该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主要是反复()。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抑郁、焦虑与恐惧是三种情绪症状,区分较为简单:焦虑和恐惧本质上都是“怕”,而抑郁一般不包含关于“怕”的成分。但是对于抑郁的识别,案例中一般的描述是“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感觉活着真受罪,不如死了算了”,“对家人表示,不想活了”,“有过轻生的想法”,“兴趣缺失/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行迟缓”,等等,属于较为明确的情绪的低落或生存意向的下降,但是纯粹的兴趣下降要结合其他的情况来综合分析,因为由于焦虑或恐惧也可能会造成兴趣的下降或范围缩小/狭窄。焦虑和恐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一种“怕”的情绪体验。它们的区别是:从对象和内容上来说,焦虑的对象和内容不固定、不具体、不明确,游移不定,怕东怕西,经常转移;而恐惧的对象非常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如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等等。从指向的时间上来说,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尚未发生(预期不利)的事件;而恐惧则大多是面向现在(面临不利)或过去(后怕)的事物、场所、情境等情形。因此,在技能选择题中,关于以上三者的症状识别,要仔细看案例中的相关描述。抑郁与其他情绪较易区分,焦虑和恐惧的区分不仅要看对象是否具体明确,还要看害怕的有关描述所反映的时间指向。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同事出差错事故引起的自己工作中的检查症状,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是很典型的强迫症状。由于强迫症状无法摆脱,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是焦虑的情绪症状。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焦虑症状十分明显,题干是多选题,符合求助者的症状都要选,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症状,题干要求是“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那就是焦虑和强迫,故答案为BD。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方面生理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这类考题相对简单,认真从案例资料上查找即可。从案例资料上可以看到求助者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他症状如心慌、胸闷、头痛在资料中没出现,故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只有这一种反复检查症状,案例中没有出现洗手、询问、计数的症状。故选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可以排除躯体方面的障碍。根据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从求助者产生症状有无现实因素来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已与现实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变形冲突。根据求助者的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从案例资料来看,求助者主要因为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种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的临床特征,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故可排除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痛苦源于强迫和反强迫的内心冲突。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本案例的求助者具体的表现是检查还是不检查。选项D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是导致心理冲突的可能因素,选项A和选项C是心理冲突的结果。故本题答案是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A选项“自我要求严格”属于心理学方面的人格特征因素;B选项“同事出错”属于社会学方面的因素;D选项“青年女性”属于生物学方面的性别因素,C选项“迫切要求治疗”不是病因。故选AB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针对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这种追求完美的绝对化认知模式,这与求助者的认知因素有关,可以采用认知疗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模式。针对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和阳性强化法。求助者虽有焦虑情绪,但为强迫症的继发症状,系统脱敏法不适于该求助者的情况。故选AC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咨询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咨询师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接纳和平等这两个选项包括在尊重里面,在心理咨询态度方面不是单独存在的,故只有B和C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试题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分为初期阶段一诊断阶段,中期阶段一咨询阶段,后期阶段一巩固阶段。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至关重要,其次是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及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及咨询效果。选项ABCD全部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不仅是单纯的方法,而且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本题是单选题,选项为A。

9 单选题 1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医院护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作认真,几年来从未出现过差错。一年前其同事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处分,求助者因此受到触动,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给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都要反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等。后来逐渐加重,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性格内向。母亲是大学教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做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该求助者的生理症状是()。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抑郁、焦虑与恐惧是三种情绪症状,区分较为简单:焦虑和恐惧本质上都是“怕”,而抑郁一般不包含关于“怕”的成分。但是对于抑郁的识别,案例中一般的描述是“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感觉活着真受罪,不如死了算了”,“对家人表示,不想活了”,“有过轻生的想法”,“兴趣缺失/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行迟缓”,等等,属于较为明确的情绪的低落或生存意向的下降,但是纯粹的兴趣下降要结合其他的情况来综合分析,因为由于焦虑或恐惧也可能会造成兴趣的下降或范围缩小/狭窄。焦虑和恐惧的共同点是:都是一种“怕”的情绪体验。它们的区别是:从对象和内容上来说,焦虑的对象和内容不固定、不具体、不明确,游移不定,怕东怕西,经常转移;而恐惧的对象非常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如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等等。从指向的时间上来说,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尚未发生(预期不利)的事件;而恐惧则大多是面向现在(面临不利)或过去(后怕)的事物、场所、情境等情形。因此,在技能选择题中,关于以上三者的症状识别,要仔细看案例中的相关描述。抑郁与其他情绪较易区分,焦虑和恐惧的区分不仅要看对象是否具体明确,还要看害怕的有关描述所反映的时间指向。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同事出差错事故引起的自己工作中的检查症状,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是很典型的强迫症状。由于强迫症状无法摆脱,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这是焦虑的情绪症状。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焦虑症状十分明显,题干是多选题,符合求助者的症状都要选,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症状,题干要求是“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那就是焦虑和强迫,故答案为BD。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方面生理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这类考题相对简单,认真从案例资料上查找即可。从案例资料上可以看到求助者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他症状如心慌、胸闷、头痛在资料中没出现,故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只有这一种反复检查症状,案例中没有出现洗手、询问、计数的症状。故选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可以排除躯体方面的障碍。根据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从求助者产生症状有无现实因素来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已与现实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变形冲突。根据求助者的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从案例资料来看,求助者主要因为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再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这种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的临床特征,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故可排除AC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痛苦源于强迫和反强迫的内心冲突。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本案例的求助者具体的表现是检查还是不检查。选项D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是导致心理冲突的可能因素,选项A和选项C是心理冲突的结果。故本题答案是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从案例资料可以看到,A选项“自我要求严格”属于心理学方面的人格特征因素;B选项“同事出错”属于社会学方面的因素;D选项“青年女性”属于生物学方面的性别因素,C选项“迫切要求治疗”不是病因。故选AB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针对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最好这种追求完美的绝对化认知模式,这与求助者的认知因素有关,可以采用认知疗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模式。针对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和阳性强化法。求助者虽有焦虑情绪,但为强迫症的继发症状,系统脱敏法不适于该求助者的情况。故选AC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咨询师的态度至关重要,咨询师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接纳和平等这两个选项包括在尊重里面,在心理咨询态度方面不是单独存在的,故只有B和C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B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试题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分为初期阶段一诊断阶段,中期阶段一咨询阶段,后期阶段一巩固阶段。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至关重要,其次是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及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及咨询效果。选项ABCD全部符合题干要求。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心理咨询师的态度不仅是单纯的方法,而且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本题是单选题,选项为A。

10 单选题 1分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历年真题,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技能》真题对于采用0~4评分的SCL-90量表,阳性项目数的划界值是()。单选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考察重点】MMPI-2相关知识点【试题解析】MMPI-2编制于1989年,包括567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分基础量表、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三大类。基础量表包括10个临床量表和7个效度量表,适用于18~70岁的受测者,文化程度在小学毕业以上。MMPI-2采用一致性T分计算法。故答案是AC。
【考察重点】MMPI测验K校正分的计算、效度量表的解释、突出编码类型的判断【试题解析】MMPI测验的记分,在下列临床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因此Hs量表的K校正分为:7(Hs量表原始分)+0.5*14(本测验K量表原始分)=14。故A选项不对。VRIN(反向答题矛盾量表)高分即T分≥80,表示受测者以随机方式(不加区别地答是或否)回答项目,本测验VRIN的T分为47,未达到异常的标准,C选项也不对。Fb量表是提供受测者对第370题以后题目的答案效度的手段。如果Fb量表T分≥90分,但F量表T分≤89,则位于前半部分的临床量表的结果有效,而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无效。本测验Fb的T分为52分,故370题以后题目的回答有效。构成编码的临床量表T分须大于或等于60分;不考虑量表Mf和Si;临床量表次高分高于第三位量表5个T分或以上,就是突出编码,不足5个T分,是非突出编码。本测验临床量表最高分为Pa量表T分75分,次高分为Sc量表T分70分,第三高分为Pt量表T分64分,次高分70与第三高分64相差6个T分,因此本测验两点编码类型属于突出编码。本题正确的选项为BD。
【考察重点】两点编码的意义【试题解析】本测验临床量表最高分为Pa量表T分75分,次高分为Sc量表T分70分,第三高分为Pt量表T分64分,次高分70与第三高分64相差6个T分,因此本测验两点编码类型属于突出编码68/86编码。教材列出了18种常见两点编码的意义说明,主要掌握12/21编码、13/31编码、26/62编码、28/82编码、68/86编码、69/96编码等几种类型的意义;每个编码类型的意义都是集中反映了两个临床量表的特征。68/86编码类型表现多疑,不信任,缺乏自信心与自我评价,他们对日常生活表现退缩,情感平淡,思想混乱,并有偏执妄想。因此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临床量表剖面图的整体模式【试题解析】剖面图模式就是在剖面图上观察临床量表的升高和降低的整体变化趋势,主要看左边的1、2、3量表(Hs、D、Hy)T分与右边的6、7、8、9量表(Pa、Pt、Sc、Ma)T分的比较;如左边的量表T分都超过临床分界点且为最高的几个分数,整体模式就呈现“左高右低”模式,称为神经症性模式;如右边量表T分为最高几个分数,整体剖析图呈现“右高左低”模式,称为精神病性模式;本测验结果显示最高分分别为6、8、7量表,整体剖析图呈现“右高左低”,称为精神病性模式;装好模式属于效度量表组合模式。假阴性模式的特征是所有的临床量表分数在60分以下,有6个或更多的量表分数低于或等于56分。量表L和K的分数高于量表F。K量表等于或大于60分,至少比F量表高5个T分。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BRMS中文名称及其相关内容【试题解析】BRMS的中文全称是倍克一拉范森躁狂量表,用于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适用于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属于他评量表。评定方法共计11项,各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一般评定时间范围为最近1周,再次评定间隔为2~6周。故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为ACD。
【考察重点】SCL-90量表结果解释【试题解析】SCL-90量表采用0~4的5级评分方法,总分超过7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故答案为B。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