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3

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3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01 07:57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某水电大坝长约500 m、坝高约85 m。在大坝相应位置安置了相关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引张线、正锤线和倒锤线、静力水准仪和测量机器人四类设备,以便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保证大坝运行安全。查,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并编 写相关报告

设备的安置情况如下:

(1)在大坝不同高程的廊遭内布设了若干条引张线。

(2)在坝段不同位置布设了若干个正锤线和倒锤线。

(3)在坝段不同位置安置了若干台静力水准仪。

(4)现场安置了一套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系统。

在坝体下游400 m处的左右两岸各有一已知坐标的基岩GPS控制点,基岩GPS控制点上有强制对中盘,在左岸基岩GPS控制点A上架设一台测量机器人(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0.5 mm+1ppm,单棱镜测程为1km),在右岸基岩GPS控制点B上安置一圆棱镜。

为了使用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大坝变形,在大坝下游一侧的坝体不同高程面上安置了一批圆棱镜作为变形监测的观测目标。系统自动监测前首先进行学习测量,然后按设定的周期自动观测,并实时将测量结果传输到变形监测管理系统。在每个周期测量中,各测回都首先自动照准B点,并获取距离、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读数。

注:1 ppm=1×10-6D,D为测量距离,单位为km。

[问题]

1.安置于大坝上的四类设备的观测结果分别是什么?

2.在每个周期测量中,各测回为什么都要首先自动照准B点,并获取距离、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读数?

3.测量机器人学习测量的目的是什么?说明学习测量的详细步骤。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依题意,安置于大坝上的引张线设备的观测结果为测点至引张线的垂直距离,用于监测大坝在垂直于引张线方向上的变化;安置于大坝上的正、倒锤线的观测结果为正、倒锤线的坐标,用于监测大坝的倾斜程度;安置于大坝上的静力水准仪的观测结果为观测时相对于初始时的高差;安置于大坝上的测量机器人的观测结果为圆棱镜的三维坐标。

2.

依题意,在每个周期测量中,各测回都要首先自动照准B点,并获取距离、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读数。

其理由是:

照准B点是用来作为各期监测的初始角度、其理由是:照准B点是用来作为各期监测的初始角度、高程定向;获取距离是用来与A、B两点的理论距离相比较,用以判断和评价基准的稳定性;获取水平度盘读数是用来计算各监测目标圆棱镜至仪器中心连接线的方位角,借助水平距离即可按极坐标法计算测点平面坐标;获取垂直度盘读数是用来计算A、B两点的高差,与初始高差相比较,可以评价和判断A、B两点在高程方向上的相对稳定性。

3.

本题考查测量机器人学习测量的目的和学习测量的步骤。

(1)测量机器入学习测量的目的:测量机器人学习测量的

目的是在变形监测管理系统中保存后视点和各监测目标相对于机器人的方位,便于后续自动化监测。

(2)学习测量的步骤:

学习测量的步骤如下:①测量机器人连接变形监测管理

系统,

②在后视点B和各目标点上放置(固定)圆棱镜,且保

证与测量机器人之间通视;

③照准后视点B,按学习键(测量键).获得水平度盘、垂直度盘读数,并存入变形监测管理系统;

④依次照准各目标点圆棱镜,测量并获取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读数,存入变形监测管理系统中;

⑤按照周期监测方案,用测量机器人自动完成对各目标点的照准和数据获取,对学习测量结果进行检核。

复习提示:现代测量仪器的特点,作用,使用方法

2 问答题 1分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湖区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任务。该湖区近几年开展了生态环境 整治,对荒山进行种草植树,将沿湖一些地势低洼的耕地改造为地面或湿地,新修了部分道路、建筑物和管护设施等。

1.已有资料

(1)2010年测绘的1 : 10000地形图数据,包括水系、交通、境界、管线、居民地、 土质植被、地貌、地名等要素,矢量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

(2)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

(3)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又称CORS),实时提供2000国 家大地坐标系下的亚米级卫星定位服务;

(4)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拥有的主要仪器和软件

(1)GNSS测量型接收机;

(2)全站仪及测图软件;

(3)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4)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5)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

3.工作内容及要求

利用己有资料和仪器设备,采集和处理有关数据,现势性要求至少达到2015年底,采 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平面精度达到1:10 000地形图要求。其中,部分数据层如下:

(1)水体数据层:多边形数据,包括湖泊、水库、河渠、湿地等要素及其属性;

(2)植被数据层:多边形数据,包括林地、草地等;

(3)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包括单位的位置定位点,以及名称、地址、排污类型等相 关属性;

(4)交通数据层:包括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水运等要素及其属性;

(5)居民地数据层:包括全部城镇、主要农村居民地以及相应的地名等;

(6)行政区划数据层:县以上境界及政区信息;

(7)正射影像数据:0.5 m分辨率真彩色,按1 : 10000地形图分幅。

问题:

1.简述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的主要工作内容。

2.简述制作水系统数据层的主要工作步骤。

3.简述生产该区0.5 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的过程。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资料收集与处理:包括资料:2010年测绘的1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 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并对1 : 10 000地形图数据进行坐标系转 换处理,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数据层制作:以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为底图数据,参照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 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确定单位和排污类型;根据单位名称在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中 查找,确定单位的位置定位点和地址。

如果地形图上查找不到的,对照卫星影像数据用GNSS 测量型接收机在CORS系统下外业测量单位位置坐标,从而获取单位的位置定位点,以及 名称、地址、排污类型等相关属性,再根据上述数据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

(3)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数据层进行整理和质量检,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并编 写相关报告

2.

制作水系统数据层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资料收集:2010年测绘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2016年初全区企业 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数据层制作:以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为地图数据,确定湖泊、水库、河渠、湿地 等要素及其属性;对照卫星影像数据,对生态环境整治后的湿地等进行外业测量,从而获取 新増水体数据的要素及其属性,再根据上述数据制作水体数据层。

(3)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数据层进行整理和质量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成果,并 编写相关报告。

3.

生产该区0.5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的过程如下:

(1)资料收集:2010年测绘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 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2016年初全区企业 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地图修测:利用己有资料和仪器设备,采集和处理有关数据,进行补调补测,更 新得到该区2015年底的1:10 000地形图数据。

(3)DEM制作:利用更新后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生成DEM,并对DEM进行编 辑处理,从而得到该区的DEM数据。

(4)影像纠正:根据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对应的DEM数据,采用数字纠 正的方法,生成正射影像数据。

(5)影像镶嵌和裁切:对生成的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匀光匀色和影像接边,得到无缝镶 嵌的影像数据,再进行分幅裁切。

(6)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生产的该区0.5 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并编写相关报告。

3 问答题 1分

某待建隧道长约10 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 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 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旋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线路复测的内容及方法。

(1)复测内容。对进、出洞口各四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进行复测;对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

(2)复测方法。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宜采用GPS方法进行复测,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3章的有关规定;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复测。隧道两端的洞口水准点和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组成闭合或往返水准路线。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

2.

--本项目施工区的平均高程为800 m,与原控制测量成果的投影面高程相差300 m,差距较大,在实际施工中,会造成实测边长与根据坐标反算边长相差较大。

--在高精度的施工测量中,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都应重新选择投影面,而隧道控制网的投影面一般选在贯通平面上。

--上述理由,并顾及本项目隧道坡度一致,且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所以,施工区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应为施工区的平均高程800 m。

3.

本题考查仪器作用及其使用方法: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及基本作业步骤。

(1)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其目的是:①控制横向误差的累积,提高贯通精度;②检核导线测量成果,提高导线的精度。

(2) 基本作业步骤:

根据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地下定向边陀螺方位角测量应采用“地面巳知边一地下定向边一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作业过程:

①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

②在待定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③在地面已知边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求算仪器常数最或是值;④求算子午线收敛角;⑤求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

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的作业过程:

①在测站上安置陀螺经纬仪,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然后将仪器大致对正北方;

②粗略定向;

③测前悬带零位观测;

④精密定向,精密测定陀螺北方向;

⑤测后悬带零位观测;

⑥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

4 问答题 1分

某单位在紧邻其围墙的旁边征用了一块土地,新建了一幢三层办公楼及附属设施,改建了单位内部道路、绿地等。建设完工后,因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和新建房屋产权登记的需要,某单位承接了有关的变更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任务。

已有的测绘资料:城市高精度GPS平面控制网及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服务系统、高程控制网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执行的相关标准有:①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②GB/T 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③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现有测量仪器设备:GPS接收机、全站仪、手持测距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变更地籍测量进行了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量等工作。其中,地籍图测量采集了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等内容,界址点测量采用全野外测量方法,现场可直接进行角度观测和距离测量。

房产测量实测了新建成的办公楼的有关数据,包括各层的外墙尺寸、一层大厅的尺寸、二层大厅的挑空尺寸和三层阳台的外围尺寸(阳台宽0.8 m),所有尺寸不考虑墙厚,详见下图(单位为m)。

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3

[问题]

1.简述该项目界址点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2.简述该项目日常地籍测量中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主要内容。

3.根据图中所给尺寸计算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列出计算过程,结果取位至0.01 m2)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界址点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包括:

①GPS接收机,利用已有的GPS平面控制网及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采用GPS-RTK测量界址点坐标;

②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量界址点坐标;界址点测量:可采用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包括:

③当RTK在城区或网络信号不稳定情况下,在GPS高程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时,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获得界址点及平面控制点高程值;

④手持测距仪,主要用于房产面积测量,也可用于界址边长测量和用距离交会法测量界址点。

2.

-根据题意,日常地籍测绘中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已有地籍平面控制及地籍图等资料准确性;变更界址调查;变更界址点的埋设及测定;变更界址点及周边地籍要素测绘;变更地籍图测绘;面积量测;相关地籍图件的绘制;成果检查与整理上交。

地籍要素:变更界址点的测设;界址线的测定;变更权属人、坐落、门牌、结构、产权性质等建筑物权属调查测绘;建筑附属设施的权属调查测绘;变更地籍图、宗地图等资料的更新、整理;地籍表格,权属面积表等资料。

地形要素: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变更;内部道路、绿地等市政项目的测量;单位内部及周边地形变化部分的补测、修测;权属界线以明显地物为界址的检查测量。

3.

分析:建筑面积

根据题意,房屋建筑面积为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室外楼梯,具备上盖、层高在2.2 m及以上、结构牢固的永久性建筑,本栋办公楼建筑面积;

计算过程:

一层大厅的建筑面积为S厅=20×20=400(m2),一层办公区建筑面积S1= 70×30-400=1700(m2)。

二层大厅挑空不计建筑面积,二层建筑面积S2=70×30-400=1700(m2)。

三层阳台有盏但未封闭,其建筑面积减半,三层建筑面积S3=30×70+0.8×70 ×0.5=2128(m2)。

故本栋办公楼总建筑面积S=S厅+S1+S2+S3=5928 m2

5 问答题 1分

某地区为海岛综合开发建设,利用现有二等大地控制网成果,布设了覆盖沿海岛屿的C级GPS网,并与验潮站网进行了水准联测。

1.测区条件:该地区海岛地理环境复杂,陆岛交通困难,个别海岛验潮站位于地势陡峭的岸边,有些验潮站临近码头的大型作业设施或高压输电线。因顾及GPS点尽量靠近验潮站水准点,给GPS点位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

2.执行规范: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

3.外业观测与数据处理:

(1)新测C级GPS点若干个。外业利用双频大地型GPS接收机(标称精度5mm+1×10-6D)进行了同步环观测。基线解算之后,对所有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进行了检核。

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202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押题密卷3

限差为σ 3/5(σ为基线测量中误差,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采用GPS接收机标称精度)。

其中,某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限差为6mm。

(2)利用本地区已经建立的覆盖滑海岛屿的高精度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将国家高程基准传递到海岛上,以得到海岛上GPS点的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将GPS点与验潮站水准点联测,以同时得到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

其中,某海岛验潮站附近GPS点A基于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为1.986 m,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为4.434m,该区域高程异常0.776m.该海岛验潮站附近海中有一暗礁B,海图上标注的最浅水深为1.200 m。

[问题]

1.在海岛验潮站附近选择GPS点点位应注意哪些事项?

2.计算该三边同步环的平均边长(结果取至0.01 km)及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 的限差(结果取至0.1 mm)。

3.计算暗礁B的大地高和基于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列出计算步骤,结果取至0.001 m)。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根据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中对各级GPS点点位选取的基本要求有:

(1)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

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

等),其距离不小于200 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

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小于50 m。

(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

(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

(6)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

(7)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

、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

表性误差。

2.

首先计算三边同步环的平均边长。

(1)计算基线测量中误差σ。因为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

差WS的限差为3/5σ=6 mm,得到σ=10mm。

(2)计算平均边长。由基线测量中误差公式

测绘案例分析,章节练习,测绘案例分析押题

(D为基线边长,单位为km),根据题意a=5 mm、b=1,得到D=8.66 km。

然后计算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S、WY 、WZ的限差:

WX =WY =WZ =σ=3.5 mm。然后计算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S、WY 、WZ的限差:WX =WY =WZ =

测绘案例分析,章节练习,测绘案例分析押题

/5σ=3.5 mm

3.

根据题意,海岛验潮站附近GPS点点A的正常高HA正常= 1.986 m,基于深度基准面的高程HA 深=4.434 m,该区域高程异常ξ=0.776 m。

由深度基准面、平均海水面、水深之间的空间关系(下图)可知,L=HA深-HA正常= 4.434 -1. 986=2.448(m)。

暗礁B的正常高HB正常=-(HB深+L)=-(1.200+ 2.448)=-3.648 (m)

暗礁B的大地高HB大地=HB正常+ξ=-3.648+0.776=-2.827(m)。

6 问答题 1分

1.任务来源

××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一年前开发完成上市的,而用户近期反映该地区现场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航电子地图现势性较差,且对导航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该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现确定在该地区开展外业调查,对区域内的道路、兴趣点以及地名等进行采集并处理,以完成对该地区的导航数据的更新,满足导航用户的需要。

2.任务目标和内容

(1)任务目标。以××地区现有的导航数据为基础,实现对覆盖该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导航数据的采集更新。

(2)主要内容。依据相关的导航数据采集作业标准,完成××地区全境范围的道路、兴趣点( POI)的更新,并根据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对门牌号、地名及注记、建筑物等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3.当前版本产品状况

××地区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积约1200km2,人口比较密集。

(1)当前产品版本:2011冬季版。

(2)生产日期:2011年3月至6月。

(3)产品统计信息:

·道路里程为4 082 km。

·POI数量为96 500个。

·门址数量为49 000个。

·地名数量为2 500个。

·已制作建筑物面积为100 km2。

4.已有装备

(1)GNSS接收机。

(2)导航仪设备。

(3)野外采集作业车。

(4)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存储设备等。

5.依据的标准

6.成果数据质量要求

7.成果提交

[问题]

1.简述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

2.简述外业调查作业的主要工序。

3.简述外业调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4.根据案例,分析该地区导航数据需要外业调查更新的主要信息内容以及相应的适用方法。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道路网络信息,道路网络分类、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等有关的道路信息;②检索信息,兴趣点、地名、道路交叉点、点门牌等内容;③用于辅助导航的各种注记显示文字信息、语音、图形等信息。

2.

参照图11.1.1,外业调查作业的主要工序有任务接收、情报收集处理、数据准备、根据影像预处理、人员培训、出工准备、现场采集、检查验收、成果提交。

测绘案例分析,章节练习,测绘案例分析押题

3.

外业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有:①通过GNSS轨迹确认作业区域内的所有道路数据是否都已经进行了调查采集;②检查所有新采集的道路及道路形状修改处与其周边的POI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③对于多个作业区域的相邻接边处,检查确认道路数据的形状、属性接边是否正确;POI数据

④确认生产任务书中要求拍照的复杂路口的照片是否拍摄完整,照片是否清晰可用。外业成果检查验收的主要方式有:作业员自查、组长抽查、接边检查、对于POI等检索类要素可以开展电话抽查。是否存在采集重复的情况;

4.

本案例中,导航数据需要外业调查更新的主要信息内容为该地区全境范围的道路、兴趣点( POI)的更新,并根据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对门牌号、地名及注记、建筑物等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更新方法参照本书11.1.1.2节采集方法里的相关内容,主要是道路网络信息采集方法和检索信息采集方法。

7 问答题 1分

某地级市决定编制一幅全市地理挂图,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最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以普通地图表现形式.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分布,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任务。

该市地处东经120°50’-124°00',北纬28°45'~30°30'。中心城区东西宽12km,南北长8km。近年新建了一些高铁、公路、市政道路以及工业区,同时进行了旧城改造。

1.收集到的资料如下:

(1)2013年全市范围的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5m。

(2)2010年更新的1: 5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境界与政区等要素及相关属性。

(3) 2011年更新的中心城区96 k㎡1:1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及相关属性。

(4)2013年采集的全市范围地名及兴趣点数据,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等。

(5)2009年至2013年12月期间行政区划及地名等变更文件。

2.编制挂图的部分要求如下:

(1)挂图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变形相对合理。

(2)挂图采用全开纸张,主图比例尺1:9.5万。图上县级(含)以上居民地采用街区式图形符号表示(内置政府驻地),其余居民地采用圈形符号表示。

(3)图幅左下角插一幅该市中心城区放大图,内图廓尺寸为310 mm×200 mm,其中,表示的居民地及设施要素包括:街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

(4)主图和插图应相互协调。 (5)挂图要素的现势性达到2013年

【问题】

1.说明主图的地图投影宜采用3°分带还是6°分带的理由,计算确定宜选择的中央经线。

2.计算确定中心城区放大图的比例尺。

3.说明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在编绘主图或插图中的用途

4.简述对挂图中居民地及设施要素编绘质量进行检查的工作内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地图投影设计分析:根据要求,挂图采用全开纸张,主图比例尺1 : 9.5万,可以取整为1: 10万。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对地图投影的规定:对于大于等于1 : 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投影,其中大于等于1:1万地形图按经差3 °分带投影,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按6 °分带投影。因

此选择6 °分带较为适宜。

中央子午线:该市地处东经120°50'~124°00',处于6 °

分带的21带,中央经线:6°×当地带号-3°=6°×21-3°=123°。

2.

比例尺设计分析:根据资料,图幅左下角插一幅该市中心城区放大图,内图廓尺寸为310 mm×200 mm,而中心城区东西宽12 km,南北长8 km。因此:东西方向比例尺分母为12 000 000/310≈38 709.68。

南北方向比例尺分母为8 000 000/200=40 000。

选取比例尺分母最大值40 000,即比例尺为1: 40 000

3.

(1)2013年全市范围的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0.5m,用于更新居民地设施、高铁、公路、市政道路以及工业区。

(2) 2010年更新的1:5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境界与政区等要素及相关属性,用于采用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境界与政区等要素及相关属性。

(3)2011年更新的中心城区96 k㎡ 1:1万数字线划图,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及相关属性,用于城区插图中各要素的采集,作为底图数据。

(4)2013年采集的全市范围地名及兴趣点数据,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旅游点等。

(5)2009年至2013年12月期间行政区划及地名等变更文件。

4.

质量控制分析:

是否正确利用数据资料;

是否规范表示居民地及设施要素的综合取舍;

是否更新居民地名称;

是否恰当处理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是否一致地表示主图与挂图的居民地及设施。

8 问答题 1分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 m分辨率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1.测区地理概况

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居民地变化较大。

2.已收集的数据费料

(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2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

(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黑白摄影,摄影比例尺为1. 25 000,分辨率为1m。

(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空间参考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生产要求

(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0.5 m分辨率,精度要求按1 :1万地形图。

(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DEM由本项目生产。

(3)按1:1万分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4)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中生产数字高程模型使用哪两项数据资料?

2.简述利用以上数据生产0.5m分辨率真彩色正射影像图的主要步骤。

3.本项目空间参考系和影像质量检查主要有哪些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本项目中生产数字高程模型使用了该县航空摄影数据和基于该航摄数据的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

利用航空摄影数据及其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数据资料建立的像对模型进行特征点、线、面数据采集,或匹配编辑,或利用特征构造TIN内插生成DEM数据。

2.

利用以上数据生产0.5 m分辨率真彩色正射影像图的主

要步骤如下:

(1)资料整理、分析。卫星影像数据可作为纠正的原始影像数据,航摄影像数据和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可得到DEM数据及纠正需要的控制点。

(2)融合、配准。融合2m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数据得到真彩色影像,然后配准融合高分辨率0.5m的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得到高分辨率的真彩色影像数据。

(3)匀光,匀色。对彩色影像进行色彩、亮度等的处理,使空间图面效果尽量保持一致和真实、自然。

(4)正射纠正。利用航空影像和空中三角测量成果获取的DEM数据,及卫星轨道参数或立体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卫星影像纠正。

(5)拼接、镶嵌。对正射影像进行拼接、镶嵌。

(6)影像裁切。正射影像按图幅裁切输出。

(7)成果检查。正射影像成果检查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 (8)成果上交。.

3.

空间参考系检查的的主要内容:

成果数据平面坐标系是否符合要求;高程坐标是否符合要求;投影变换是否符合要求;图幅分幅及比例尺是否符合要求。

影像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色彩、亮度一致性检查;图面模糊、变形、整洁度检查;接边特征错位检查等。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