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监理工程师土木建筑目标控制->某工程包括三幢结构相同的砖混住宅楼,组织单位工程流水,以每幢

某工程包括三幢结构相同的砖混住宅楼,组织单位工程流水,以每幢住宅楼为一个施工段。已知:(1)地面±0.000以下部分按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预制板安装、回填土4个施工过程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2周;(2)地上部分按主体结构、装修、室外工程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各由专业工作队完成,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如果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均不考虑间隔时间,试计算该工程施工总工期为()周。

  • A.12
  • B.14
  • C.22
  • D.26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C
本题解析:

2022/2021版教材P28-31

(1)地面±0.000以下工程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施工过程:n=4;施工段:m=3;流水节拍:K=t=2(周)。工期T1=(m+n-1)×t=(3+4-1)×2=12(周)。

(2)地面以上组织加快的成倍流水施工。

施工过程:n=3;施工段:m=3。求流水步距:K=min(4,4,2)=2。求专业队数:b1=4/2=2,b2=4/2=2,b3=2/2=1;总队数n′=5。求增加专业队后的工期:T2=(m+n'-1)×K=(3+5-1)×2=14(周)。

(3)确定总工期:当第一幢住宅楼地下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地上工程,则总工期T=(T1-搭接时间)+T2=(12-2×2)+14=22(周)。

土木建筑目标控制,章节练习,流水施工

注意:当第一幢楼的地下回填完成之后,同时开始第二栋楼的地下和第一栋楼的地上。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即为第二栋楼和第三栋楼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之和,也就是2+2=4。所以在计算总工期时减去了4天的搭接时间。

更新时间:2021-11-07 10:2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 A.相关图法
  • B.树枝图法
  • C.排列图法
  • D.直方图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 A.勘察报告编制深度
  • B.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
  • C.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
  • D.勘察人员资格和业绩情况
  • E.勘察工作概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 A.大于总时差,小于自由时差
  • B.大于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 C.小于总时差,小于自由时差
  • D.小于总时差,大于自由时差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 A.合同
  • B.组织
  • C.经济
  • D.技术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计划评审技术(PERT)、图示评审技术(GERT)、风险评审技术(VERT)、关键线路法(CPM)等均属于非确定型网络计划
  • B.网络计划能够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C.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 D.通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可以明确各项工作的机动时间
  • E.网络计划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优化和调整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 A.各专业工作队不能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
  •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 C.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
  • D.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 E.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 A.决策
  • B.勘察
  • C.施工
  • D.设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 A.提供的场地不能满足工程正常需要
  • B.施工计划安排不周密导致相关作业脱节
  • C.临时停水、停电、断路
  • D.不能及时向施工承包单位付款
  • E.外单位临近工程施工干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 A.可行性研究阶段
  • B.决策阶段
  • C.设计阶段
  • D.保修阶段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 A.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工作的开始时间
  • C.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D.工作的完成时间
  • E.工作的资源强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