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为保证总监理工程师统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保证总监理工程师统一指挥,同时又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作用,监理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服务内容等因素,在组建的项目监理机构中设置了若干子项目监理组,此外,还设有目标控制、合同管理等部门作为总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参谋。
事件2:为有效控制项目目标,项目监理机构拟采取下列措施:①明确各级目标控制人员职责;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③处理工程索赔;④按月编制已完工程量统计表。
事件3: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会议。会后,项目监理机构将整理的会议纪要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监理规划直接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4:总监理工程师要求下列监理工作用表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本人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①《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②《工程开工报审表》;③《监理报告》;④《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⑤《工程开工令》;⑥《工程暂停令》。
1.针对事件1,指出项目监理机构采用的是什么组织形式?该组织形式有哪些优缺点?
2.针对事件2,逐项指出项目监理机构拟采取的措施属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中的哪一种?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4,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逐项指出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正确。
1.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既保持了直线制组织实行直线领导、统一指挥、职责分明的优点,又保持了职能制组织目标管理专业化的优点。缺点是职能部门与指挥部门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长,不利于互通信息。
2.①明确各级目标控制人员职责,属于组织措施;
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技术措施;
③处理工程索赔,属于合同措施;
④按月编制已完工程量统计表,属于经济措施。
3.不妥之处:第一次工地会议后,项目监理机构整理会议记录和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的监理规划报送建设单位。
正确做法: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及收到工程设计文件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7天)前报建设单位。监理规划报送前还应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4.(1)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正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2)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正确,《工程开工报审表》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3)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不正确,《监理报告》仅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4)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不正确,《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仅需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5)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正确,《工程开工令》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6)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正确,《工程暂停令》需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