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某工程分A、B两个监理标段同时进行招标,建设单位规定参与投标
某工程分A、B两个监理标段同时进行招标,建设单位规定参与投标的监理 单位只能选择A或B标段进行投标。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监理招标时,建设单位提出:
(1)省外投标人必须在工程所在地承担过类似工程;
(2)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送达投标文件之日起算;
(3)应组织外地投标人考察施工现场;
事件2:拟投标的某监理单位在进行投标决策时,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 A、B两个标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及相对于 A、B两个标段的竞争力分值见表。
事件3:监理单位负责人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文件 后方可编制监理规划;同意技术负责人委托具有类似工程监理经验的技术 部长审批监理规划;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拟定的担任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 人选,理由是该人选仅具有工程师职称和3年工程实践经验,虽经监理业务 培训,但不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事件4: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审批监理实施细 则,负责调配监理人员;并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人员工作,参与 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问题:1.逐条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题:2.事件2,根据表分别计算A、B两个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及综合竞 争力得分,并指出监理单位应优先选择哪个标段投标。
问题:3.指出事件3中监理单位负责人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问题:4.事件4中,写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1.事件1中:
(1)不妥;理由: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
(2)不妥;理由:投标有效期应自投标截止之日起算。
(3)不妥;理由:应组织所有投标人考察施工现场。
2.事件2中:
(1)A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25、17、20、8、25; 综合评价得分:95;
(2)B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20、20、16、10、22.5; 综合评价得分:88.5;
(3)因A标段的综合评价得分较高,应优先投标A标段。
3.(1)要求收到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文件后方可编制监理规划,不妥; 正确做法:签订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方可编制监理规划。
(2)同意技术负责人委托具有类似工程监理经验的技术部长审批监理规 划,不妥;
正确做法:监理规划应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3)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人选,不妥;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任职条件符合要求,应同意。
4.(1)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审批监理实施细则,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2)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调配监理人员,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调配。
(3)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人员工作,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检查。
(4)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参与。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是指通过改变( ),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