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原堤加高、新堤建设
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原堤加高、新堤建设,发包人和承包人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9个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2019年5月1日开工。工作明细表如下。
工作明细表
【事件】
事件1:承包人根据工作明细表编制双代号网络计划见下图。
事件2:按照承包人目前的资源配置,堤基清理(包括原堤清理和新堤清基)的施工强度为500m3/天。
事件3:堤身填筑(包括原堤加高培厚和新堤堤身填筑)工程进度曲线见下图。
【问题】
1.请指出事件1中网络计划逻辑关系错误之处,并依据正确的网络计划确定计算工期和关键工作
2.根据事件2判断承包人资源配置能否满足要求。
事件2:按照承包人目前的资源配置,堤基清理(包括原堤清理和新堤清基)的施工强度为500m3/天。
3.根据事件3判断第60天堤身填筑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提前(或拖后)的工程量、提前(或拖后)时间,并预测未来的工期(假设其他工作按原计划进行)。
1.工作C、工作J逻辑关系错误。
C的紧前工作是A,图中显示C无紧前工作;J的紧前工作是E、I,图中显示J的紧前工作只有I。
计算工期为260天。关键工作为:A、G、H、I、F、J。
2.根据时标网络计划,堤基清理计划第30~70天完成,共40天,工程量为15000+15000=30000(m3)
计划施工强度为:30000/40=750(m3/天)。
目前的资源配置500m3/天<750m3/天,不能满足计划施工强度要求。
G工作:375m3×40=15000m3
B工作:125m3×40天+500m3×20天=15000m3
资源配置满足计划施工强度要求。
3.第60天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拖后工程量23500-19500=4000,拖后事件60-45=15(天)。
按照目前的施工速度,工期要比原计划拖延。
原堤加高培厚:10000/50=200(m3/天),新建堤身填筑:14000/70=200(m3/天),原计划为200m3/天。
第60天尚剩余工程量24000-19500=4500(m3)。按原施工速度尚需4500/200=22.5(天),而距离工程原计划完成时间第70天需要10天。因此该工作若按原施工速度施工,工期延误12.5天。因H工作为关键工作,工期将拖延12.5天。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根据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得出的工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