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法学->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犯罪形态。 A项,共同犯罪的实质是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种行为在客观上违法的形态。其中,教唆犯、帮助犯对于实行犯有从属性,首先表现在要素从属性上,即经由诱发他人犯罪或者推促他人犯罪而成为刑罚处罚的行为,其刑事责任从属于一个主行为。但是主行为达到何种程度,即具备犯罪构成中的何种要件,才可以成为共犯成立的前提,我国刑法通说采取的是限制从属性理论,即实行行为只要满足“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即使因为年龄原因等不具备“有责性”,不能独立成立犯罪,但是帮助行为或者教唆行为也可以成立共犯。具体到本案,甲具备了抢夺罪的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但是由于年龄只有15岁,不为抢夺罪承担责任,所以不能单独构成抢夺罪。故A项正确,不当选。

B项,帮助甲抢夺的乙成立抢夺罪的帮助犯,从这个角度,甲、乙两人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严格地说,应该是成立抢夺罪客观方面的“共同犯罪”,只不过“主犯”甲不承担责任,从犯乙承担责任。故B项正确,不当选。

C项,成立间接正犯要求乙能够支配甲的实行行为。所谓“支配”是使得他人难以选择或者难以反抗。本题中乙并不能支配甲的抢夺行为,反倒是甲主导着整个犯罪的进程,所以乙并不能成立抢夺罪的间接正犯。故C项正确,不当选。

D项,由于各共犯人的行为是作为一个整体与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当实行犯既遂时,帮助者和教唆者对结果的因果力也同时被实现,同时成立犯罪既遂,即“一人既遂,全体既遂”。甲抢夺财物已经得手,依据侵犯财产罪既遂标准(取得说),满足了抢夺罪的既遂要求,则帮助犯乙同时也成立抢夺罪既遂。在既遂后抛弃甚至返还财物的,都不能再转化为中止。故D项错误,当选。

更新时间:2021-11-01 02:0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试纸法氧化酶阳性的颜色应为

  • A.蓝色
  • B.深紫色
  • C.绿色
  • D.黄色
  • E.橘红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可用于观察细菌产生H军队文职医学检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2,微生物学检验S的培养基

  • A.EMB培养基
  • B.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 C.亚碲酸钾培养基
  • D.KIA培养基
  • E.血液培养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的是

  • A.兔血浆
  • B.玻片
  • C.生理盐水
  • D.5%红细胞悬液
  • E.待检细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的依据是

  • A.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
  • B.细菌酶含量的不同
  • C.细菌酶活性的不同
  • D.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
  • E.细菌毒素活性的不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属于弱选择培养基的是

  • A.伊红亚甲蓝平板
  • B.SS琼脂
  • C.巧克力平板
  • D.血平板
  • E.沙氏培养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为选择培养基的是

  • A.SS琼脂
  • B.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 C.KIA培养基
  • D.蛋白胨水
  • E.尿素培养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抗酸染色脱色剂为

  • A.5%盐酸乙醇
  • B.1%盐酸
  • C.95%乙醇
  • D.3%盐酸乙醇
  • E.99%乙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能用来分离培养衣原体的是

  • A.Hela细胞
  • B.猴肾细胞
  • C.鸡胚卵黄囊接种
  • D.动物接种
  • E.血平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不属于细菌形态学观察的是

  • A.革兰染色观察细菌染色
  • B.平板分区划线观察单个菌落
  • C.光镜观察细菌排列
  • D.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
  • E.鞭毛染色观察细菌动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质控株是

  • A.ATCC29212
  • B.A17CC25923
  • C.ATCC227853
  • D.ATCC33186
  • E.ATCC2592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