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法学->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

  •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
  •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闻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犯罪。 A项,首先,自杀者跳楼,因为其他人对此没有支配力,属于自我答责范畴,其他人不会因此承担刑事责任。其次,基于共犯从属性理论中的实行从属性,实行者无罪,帮助者和教唆者也无罪。围观者的叫喊至多是促使自杀者坚定了自杀决意,起帮助作用。当自杀者不构成犯罪时,帮助其自杀的人当然无法成立犯罪(除非刑法将此种“帮助”行为实行行为化,独立规定为犯罪),更不用说成立故意犯罪。故A项错误。

B项,虽然交通肇事者违反交通规则往往是故意的,但是对危害后果的主观认识被认为是过失。司机故意违规闯红灯,但不是为了撞人(只是急于回家)。司机对于不小心撞死他人的结果,在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故B项错误。

C项,强奸罪是故意犯罪,其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对方妇女不同意与其发生性关系而决意强行为之,即行为人要对对方妇女的“不同意”有明确的认识。如果行为人误以为对方妇女同意,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即使对方妇女实际上不同意,行为人也因为没有“强奸故意”而不成立犯罪。案例中行为人将孪生妻妹当作是妻子,并没有强奸妻妹的故意,而是一种事实认识错误。对于客观上的强奸结果,行为人主观方面是过失。故C项错误。

D项,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故意犯罪。行为既包括主动邀请他人到自己居所吸食毒品(作为),也包括在知道他人于自己居所吸食毒品时,有阻止义务而故意不阻止(属不作为犯。义务来源是行为人出于对法益的危险发生领域的支配地位,对自己支配场所内的危险有阻止义务)。案例中的主人对于他人在自己居所吸食毒品有认识,有阻止义务,而假装不知道的,成立不作为的容留他人吸毒罪。故D项正确。

更新时间:2021-10-23 10:0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

  • A.生后2~3天至2个月
  • B.2个月
  • C.8个月
  • D.3个月以上
  • E.1岁以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卡介苗初种年龄为

  • A.生后2~3天至2个月
  • B.2个月
  • C.8个月
  • D.3个月以上
  • E.1岁以上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应行单纯肌瘤切除术的是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应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是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可行保守治疗的是

  • A.黏膜下肌瘤2cm
  • B.浆膜下肌瘤3cm
  • C.宫颈肌瘤6cm
  • D.多发性壁间肌瘤,子宫>10周
  • E.子宫肌瘤肉瘤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侧同向偏盲有黄斑回避是

  • A.视神经病变
  • B.视束病变
  • C.视交叉两外侧部分病变
  • D.视放射部分病变
  • E.枕叶病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加速性室性自主律

  • A.维拉帕米
  • B.洋地黄
  • C.阿托品
  • D.利多卡因
  • E.胺碘酮下列疾病时宜选择的治疗药物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

  • A.维拉帕米
  • B.洋地黄
  • C.阿托品
  • D.利多卡因
  • E.胺碘酮下列疾病时宜选择的治疗药物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6周孕妇,因上楼爬坡时心悸气促就诊,查体:血压140/90mmHg,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叩诊心稍向左扩大,心尖区及肺动脉瓣区均可闻及1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咳嗽后消失,尿蛋白(+),下肢水肿(+)。

  • A.解痉,降压,镇静
  • B.强心,利尿,扩血管
  • C.应用抗生素
  • D.扩容
  • E.短时间内终止妊娠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6周孕妇,因上楼爬坡时心悸气促就诊,查体:血压140/90mmHg,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叩诊心稍向左扩大,心尖区及肺动脉瓣区均可闻及1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咳嗽后消失,尿蛋白(+),下肢水肿(+)。

  • A.妊娠合并风心病
  • B.妊高征性心脏病
  • C.妊娠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 D.心脏病性质待查
  • E.正常妊娠改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