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对科举的改革历程分析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
【答案要点】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1)改革科举内容。如维新变法时下令废八股,改策论。
(2)递减科举中额。清政府采取每年递减名额的方法来逐步取消科举。
(3)科举制的完全废止。1905年下诏各省全部取消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由此,全国兴起办新学的热潮,至1909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已达50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6万人。
应该看到科举制的废除对新学堂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教育迅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系统开始形成。但也应该看到,科举制的废除对受教育机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再像以前那样,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教育得到普及,却出现了一大批人不能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使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的状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具有负相关关系。()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将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化。()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
下列风险中主要影响审计效果的有()。
下列有关审计报告作用的表述恰当的有()。
公共物品的特点主要包括()。
国家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时,对其审查的程序包括()。
从审计风险管理角度可将审计风险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