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后面说或唱,互相配合,这种曲艺形式形成于唐代。( )
错误
双簧”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清代,相传光绪年间,有民间艺人黄氏兄弟,哥哥叫黄大笑,弟弟叫黄二笑,两人专门同台表演笑话(相声)。不久,两人被召进皇宫,常为慈禧太后演出。他俩精彩的表演,时常逗得一向面孔严峻的“老佛爷”捧腹不止。 一天, 慈禧过生日,点了这个相声节目,谁知上台时黄大笑突然哑了嗓子,发不出声来。他们懂得,今天不比往常,若是误场就会大祸临头,于是他俩急中生智,靠着平时扎实的舞台功底和精湛的演技,想出了应急的办法。弟弟嗓子好藏在椅子后说唱,哥哥在前面进行哑口表演。不料此举却因祸得福,乐得慈禧和大臣们前俯后仰,并受到重赏。 后来,经过黄氏兄弟和后辈艺人的不断探索,这个节目逐渐成为一种表演形式。因是黄氏兄弟所创,故后人称之为“双簧”。
患者,男性,50岁,肝炎病史18年,于肝右叶探及一较大的高回声团块,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区,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绕,CDFI示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条状及簇状彩色血流分布,PW示为动脉频谱V为66cm/s,则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较大
患者女性,27岁,无不适。AFP(-),肝功能检查正常,超声检查时肝左外叶见一54mm×53mm弱回声肿块,轮廓清晰,有细强回声包膜,内部为小岛状弱回声区,之间可见强回声细分隔,正确的诊断是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超声对多发性肝囊肿与Caroli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在于
下列属于Glisson系统的结构有
超声诊断肝脓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正常肝脏扫查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超声鉴别副脾与脾门区淋巴结肿大的主要依据是
患者男性,43岁,肝炎病史15年,近年AFP升高,超声所见:肝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匀、肝静脉扭曲变细,肝右前叶可见一个28mm×30mm的低回声实性占位,边缘有弱回声晕,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45岁,有牧区生活史,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一个7cm×8cm囊性占位,包膜较厚,回声高,呈双层,囊液透声不好,囊液中有细小的点状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滚动,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