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代表作品是( )。
克里斯蒂安·麦茨/克里斯汀·梅兹(Christian Metz,1931~1993),1931年生于法国,1953年获德国文学学士,从1966年开始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任教,1971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罗兰·巴特的学生。电影符号学的宗师。麦茨是充满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电影理论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电影的意义》《想象的能指》《Language and Cinema》等等。《想象的能指》是他最负盛名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该作品对西方电影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以往电影的“画框论”和“窗户论”理论之上,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提出了电影的“镜像论”。他针对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表述,提出了电影是“想象的能指”的理论表述。其中“想象”一语,是精神分析学用语,来源于拉康的人格构成(即结构层次)理论,除了映现和构想之外,还有某种非理性的意思。“能指”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语,指表现手段的意思。麦茨使用这一用语充分表明了他把精神分析学和语言学方法结合起来研究电影的意图:把电影当成梦和当成一种语言来进行研究。BCD三项都是罗兰·巴特的代表作。
京胡属( )乐器。
《亚威农少女》是( )绘画的代表作品。
德沃夏克根据捷克诗人爱尔本的民间叙事诗集《花束集》写作了交响诗作品( )。
(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和最基本形式是( )。
17世纪曾活跃于汉堡歌剧院的德国作曲家有(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时间是(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中国取胜的根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