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口温39.5℃,脉搏130次/分;皮肤灼热、颜面潮红,伴有尿量减少。患者发热程度为
1.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根据患者此时的体温属于高热。因此选C正确。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发热分度。
2.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高热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故选B。解题关键:熟知体温各期的临床表现。
3.高热的护理措施有每日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体温太高时应考虑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注意复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可见选项D是错误的。解题关键:高热时需每四小时测一次体温。
女性,61岁,3h前上楼时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出汗,不能缓解,既往无冠心病病史,排除心梗发生的实验室检查首选的标志物是
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的是
关于肠球菌,错误的是
检查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时用的生物指标是
不宜冷藏的细菌是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凝集试验
关于临床血清酶活力测定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影响血沉的因素不包括
摄入未熟透的海产品后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血水样便,其病原菌可能是
抗Sm抗体与下列哪种疾病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