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相应处理原则。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相应处理原则?
答:I期 癌灶局限在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Ia期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
Ia1 间质浸润深度小于等于3mm,宽度小于等于7mm
Ia1选用全子宫切除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宫颈椎形切除术。
Ia2 间质浸润深度大于3mm小于等于5mm宽度小于等于7mm
Ib期 肉眼可见癌灶局限在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大于Ia2
Ib1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直径小于等于4cm
Ib2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直径大于4cm
II期 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IIa 无宫旁浸润
Ia2、Ib1、IIa早期选用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患者卵巢正常可以保留。术中冰冻切片检查髂总淋巴结有癌转移者,应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或取样,进一步明确病变累及范围,选用术后放射治疗。对Ia1-Ib1期,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未生育年轻患者可选用广泛子宫颈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IIa晚期见下。
IIb 有宫旁浸润
III期 癌肿扩散盆壁和(或),但未达阴道下1/3
IIIa 癌累及阴道下1/3 ,但未达盆壁
IIIb 癌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IVa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
Ib2、IIa晚期、IIb、III、IVa选用放射治疗。
IVb期 远处转移
IVb期姑息治疗(放疗控制局部病变和/或化疗)。
另外妊娠合并宫颈癌处理:
Ia1间质浸润深度小于等于3mm脉管浸润者,可维持至足月,经阴道分娩,若不需再生育者,于产后6周行全子宫切除术。
Ia2期:间质浸润深度为3-5mm,伴脉管浸润者,妊娠可维持至足月。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同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Ib期:应尽快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也认为妊娠20周后的小病灶者,若迫切要求继续妊娠者可延缓至胎儿成熟,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全切或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扫术。
II-IV期合并早期妊娠者,先行体外照射,待胎儿自然流产后再行腔内放疗;中晚期妊娠者,应先行剖宫取胎,然后给予常规体外及腔内放疗。
关于绒毛膜癌及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分期,II期是指()
28岁已婚女性,2年前因输卵管妊娠切除右侧输卵管,继发不孕2年,现停经40天,阴道流血10天,尿HCG(+),B超提示右侧输卵管妊娠3cm×2cm×2cm,盆腔无积液。选择哪种治疗为宜
40岁已婚育妇女,因停经50天,下腹剧烈疼痛2小时急诊。检查:血压70/50mmHg,腹部移动浊音(+),剖腹探查见左输卵管妊娠破裂型,左输卵管包裹于血块中。选择哪种治疗为宜
40岁已婚育女性,因"先兆流产"做流产刮宫术,术中发现为宫颈妊娠,大量流血,经注射止血药,局部填塞等措施仍血流如注,血压80/60mmHg。此时宜选择哪种治疗
36岁已婚女性,停经45天,阴道流血7天,下腹剧烈疼痛2小时入院。检查:患者面色苍白,腹部移动浊音(+)。剖腹探查诊断为卵巢妊娠,选择哪种治疗方法为宜
最常见的异常胎位是
初产妇,规律宫缩8小时,阴道检查宫口开全,先露部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2cm,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位于母体的右侧,胎位是
对母儿危害最大的异常胎位是
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先露部宽大而软,胎位是
胎儿枕骨位于母体骨盆左后方,胎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