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减肥潮流也影响到了高中女生。在许多高中,女生为了追求外形的美

减肥潮流也影响到了高中女生。在许多高中,女生为了追求外形的美观,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有些女生甚至拒绝吃饭,每天只靠一个苹果填肚子。前年,某重点高中共有十多名女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晕倒,被送到校保健科后,保健科医生只告诉她们是贫血,以后注意,并没有多加追问,这些学生也没有在意。由于这所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成绩要求很高,因此老师常常加班给学生补课,有时候还要压缩体育锻炼的时间,忽略了学生的健康问题。去年12月25日,又有一名女学生晕倒在学校,被送到附近的专科医院,医生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父母得知此事立即赶到医院了解情况,才知道女儿长期不吃主食导致体重骤降引发疾病。这一事件已经引起了校方的重视,准备派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

问题:

请你针对本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上述案例中,这批高中女生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下:

(1)高中女生对健康美存在认识偏差,过度减肥使她们渐渐失去健康。

(2)学校老师较少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缺少体育锻炼。

(3)校内保健科医生缺乏问题意识,对同学们的病因未做深入了解。

(4)学生与家长沟通较少,缺少情感支持。

(二)方案设计:

针对这些高中女生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1)协助改变高中女生的饮食方式,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2)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健康状况。

(3)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减压训练,改善生活学习的精神状态。

(4)推动学校调整学习方案,劳逸结合,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学生开展成长性、教育性小组活动:

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肥胖及其产生原因,认识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美丽,建立自信;最后,教导学生做一些减压训练,使他们能够放松心情,端正心态,找到人生的目标,反思自己目前的角色定位。

(2)增进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沟通:

由学校组织“亲子交流会”,弥补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平日里不能与父母经常面对面沟通的不足,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层面的情感支持。

(3)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导老师们如何辨别学生过度减肥,预防因减肥而引发的各种疾病以及如何解决因过度减肥而带来的各种问题等。

(4)督促校内保健科医生认真履行职责,关注学生的病因,为学生讲解疾病知识。

3.方案执行:

(1)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做好充分沟通,明确三个利益群体在此事件上的共同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健康美”。

(2)社会工作者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邀请医院专科医生到学校给老师讲课,培训学校教师学会正确处理学生因过度减肥而引发的疾病问题,出现危机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3)组织“亲子交流会”,增加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机会,使他们及时得到情感支持。

(4)鼓励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学校中推广正确的生活方式,预防过度减肥的悲剧发生。

4.方案评估: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其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要对方案执行情况、参与者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更新时间:2021-11-09 01:5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小辉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爸爸突发急病去世,妈妈因此受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妈妈病情发作时,不仅没有能力照顾小辉,而且会无故殴打他。最近,妈妈病情加重,试图自杀,被邻居及时发现并制止。

村儿童主任将小辉的情况紧急报告给镇政府。镇政府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入村支援。社会工作者评估发现,小辉今年刚满10岁,身体严重消瘦,已经半个多月没去上学了:小辉的妈妈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小辉家在当地没有亲戚,当前亟需处理小样的临时安置问题。

上级民政部门接到镇政府的报告后,决定依法对小辉实施临时监护,委托村委会采取家庭寄养的方式进行临时安置。村儿童主任和社会工作者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征得小辉及其妈妈的知情同意,面向全村招募临时寄养家庭,并对报名的家庭进行筛选,最终评审出一个合格家庭。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小辉面临的主要问题。

2、按照家庭寄养服务流程,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后续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某镇社会工作站派遣社会工作者进驻移民搬迁新建社区开展专业服务,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社会工作者通过家访发现:王老汉一家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山区搬迁入住新建社区,老伴几年前过世:儿子、儿媳在外省打工,会定期寄钱回家,但人很少回来;

孙儿由王老汉独自照顾。王老汉对社区不熟悉,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该找谁来帮忙,为此他感到十分苦闷。由于搬迁的缘故,与王老汉关系密切的原住地乡亲中只剩下十几个人还保持着联系,经常来往的只有两三个人。这些乡亲表示,如果王老汉有需要的话,他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工作者还了解到,新建社区中的移民家庭大多有相互联系的意愿,而且不少热心居民愿意提供志愿服务。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决定采取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策略,从个人层面强化王老汉的网络效益。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从哪些方面评估了王老汉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2、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步骤强化王老汉的社会支持网络效益?

查看答案
问答题

D社区没有物业服务单位,长期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为此,社区居委会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动居民成立“物业自我管理委员会”。

社会工作者开展了社区分析:经过深入社区观察发现,D社区地处市中心,住房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居住的主要是低收入家庭、空巢老人和流动人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借助查阅资料进一步分析了社区的历史、人口结构和社区资源等基本情况:

通过访问居民了解到,D社区还存在居民的社区 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缺少骨干,没有成熟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协商活动一直组织不起来等社区内共同性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开展哪些社区分析工作?

2.从扩大社区参与的角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服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校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好地开展学校保护工作,成立了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组。社会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有欺凌行为的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基本的情绪管理能力:有的不能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有的不善表达自己的情绪:有的用暴力方式释放负面情绪;有的虽知道欺凌行为不好,但无法自我控制。

在学校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这些学生科学管理情绪。小组总体目标为:通过提升学生情绪觉察、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等能力,预防和消除欺凌行为。小组共分五节。

要求:

结全案例,完成本情绪管理小组计划的设计,只需列出每节活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开展需求调研时发现:该社区的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妇女共30名。她们大多从农村嫁到城里,婚后长期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身边几乎没有能谈心的朋友。由于没有工作收入,她们的家庭地位较低,一旦发生家庭矛盾,只能忍气吞声。因此,她们希望学一些在家能做的手工编织技能,实现劳动创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提升自身价值和家庭地位。

结合需求调研,社会工作者组织这些妇女成立了手工编织互助组。在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时,她们认为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制定培训内容和学习计划,因此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不自信,她们在培训活动的讨论环节也很少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该社区低收入家庭中的妇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需求?

2.运用参与式学习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采取哪些策略促进这些妇女的改变。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地发生特大洪水,农田被淹,房屋被毁,企业停产,学校停课。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助政府部门及时疏散、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

  社会工作者在救灾过程中发现,一些受灾群众因目睹家园被毁的场景而深陷痛苦,难以自拔;一些受灾群众害怕洪水再次来袭,时刻处于紧张、无助和恐惧的状态,一些受灾群众认为邻居分配到的饮用水、衣被等应急救助物资比自己多,心生不满,导致邻里关系紧张;还有一些受灾群众担心灾后生计问题,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要求:

  设计一份灾害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只需列出灾后救助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对应的服务目标和主要服务策略。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社区一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家长十分焦虑。为此,社会工作者采用“父母效能训练模式”为这些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小组,小组共分为六节。以下对话节选自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小组过程记录。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感谢家长A的分享,我们来听其他家长在亲子光系中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家长B:“我跟A一样,我这天天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可是她居然说我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

  家长C:“我儿子更过分,我只数落了他几句,他居然把门一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越这样,我越说!”

  家长D:“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讲道理有什么用?我家孩子也是一样,就得打!”

  第六节:

  社会工作者:“咱们的小组快接近尾声了,请各位家长分享一下在小组中的收获吧。”

  家长E“我收获很大,以前与儿子沟通的时候总是缺乏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家长C:“是啊,咱们做家长的谁不为孩子好,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要学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一味指责孩子,也要听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D:“而且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独立,咱们做家长的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A:“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平时注意交流方式,夫妻之间不能一言不合就吵架。”

  家长B:“一句话总结,我觉得我更会做家长了。”

  问题:

  1.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案例中亲子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该亲职教育小组实现了哪些具体目标?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小明年龄10岁,一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不知所踪,小明与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社会工作者小顾通过家庭走访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小明因目睹了父亲的车祸惨状,常常半夜惊醒,有时会突然大声尖叫,并伴有攻击性行为,为补贴家用,爷爷捡拾废品,家中和楼道堆满杂物,小明身上总有异味,爷爷年事已高,对小明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小明常常逃学,整日在外游荡,考试成绩差,经常遭到爷爷打骂。

  为回应小明的多元化需求,小顾采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与小明和爷爷多次沟通,共同制订整套服务计划,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服务:联系儿童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对小明的创伤后症状开展游戏辅导;推荐小明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动员社区志愿者为小明和爷爷提供生活照料;通过慈善总会对接爱心企业,为小明申请到一笔救助金,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小顾对上述服务进行了持续追踪和监督。

  问题:

  1.分析案例中小明的需要。

  2.分析社会工作者小顾在上述工作中遵循了哪些个案管理原则?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遇到以下困惑:有些学生有求助解决个人问题的意愿,但由于学校学习任务重,作息制度严,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个案面谈辅导;有些学生有青春期困扰、异性交往、亲子关系等私密问题需要咨询辅导,但羞于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疑难复杂的个案面谈辅导时,也会出现思考不周、应对欠妥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个案工作服务形式进行了延伸,在面对面辅导的同时,增加了“社工信箱”的服务形式,通过设置信箱和广泛宣传,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困扰和需求写在纸上投递到信箱,社会工作者阅读信件并组织回信,给予来信求助的学生以及时辅导。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社工信箱”与传统的个案工作服务形式相比,有哪些创新点?

  2.社会工作者收到学生来信后,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保证服务质量?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因相邻市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某社区被划定为疫情高风险地区,紧急实施封闭式管理。

  在该社区封闭式管理期间,有的残疾人暂时中断了康复治疗:有的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亲友也无法去照顾;有的孩子因对病毒产生恐惧,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部分辖区居民因生活诸多不便而情绪激动,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多方联动,参与抗疫行动。社会工作者利用社区资源图和社区组织名录,动员社区商户为居民调配急需的生活用品;社会工作者认真分析社区各方力量的特点,创造机会,推动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区志愿者等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注重动员和培有社区居民骨干积极参与上述各项服务。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该社区提供哪些服务?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推动了多方联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