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37岁,未婚,无业。从某职业学校毕业,专业是形象设计,由于小张在考试时太紧张,毕业考试没有通过。后来学校推荐小张去某超市做收银员,但只做了三个月,小张就被辞退了。之后又做过一个月的服装销售人员,就一直失业在家。小张与父母同住,她一向比较听母亲的话,但是自从母亲经常催促她出门找工作之后,小张就渐渐反感母亲,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很紧张。?
小张性格内向,且因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其内心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很强。她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且几乎不出门,小张自己也很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张的母亲选择向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依据小张的情况开展个案研究,请根据以上情况撰写一份个案研究报告(从问题的诊断和分析,指导策略,实施策略,实施结论,跟踪及讨论、反思等方面简述即可)。
1.问题诊断分析 小张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思想观念:小张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她非常灰心和自卑。
②性格问题:小张本身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③就业技能:小张毕业考试没有通过,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难找到工作。
④家庭关系:小张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催促其找工作导致彼此关系紧张。
针对小张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如下的解决办法:
①针对由于就业受挫产生的自卑情绪,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改善就业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②针对小张性格内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其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她社会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③针对小张学历较低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树立帮助其提高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
④针对小张长期闲散在家导致其家庭气氛紧张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小张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2.指导策略
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和家庭疗法相结合。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要充分发挥服务对象本身的能动性。本案例中小张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并且依靠小张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小张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其提供服务。
针对小张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一问题可以运用家庭疗法解决,使母女俩正确地对待小张的问题,共同朝着为小张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此外,本案例还可以邀请小张参加团体活动,以增强其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增加小张与同辈群体接触的机会,加速其自身的改变。
3.实施策略
总体目标:协助服务对象改变就业观念,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个人能力;改善母女关系,改善服务对象内向封闭的性格,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具体行动方案如下:
(1)收集并研究资料,了解小张的生活状态、主要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2)与小张进行交谈,改变其就业观念,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3)挖掘小张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家庭环境。与小张的母亲进行沟通,缓解家庭气氛,让其认识到对女儿一味地埋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上,小张的社会资源少,社会支持度低,需要她重新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包括同辈群体、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
(4)提供小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
(5)邀请小张参加小组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6)根据小张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其自立能力。
(7)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那就帮助小张做好就业前的准备,鼓励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一些同辈群体,使她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他人的帮助。
(8)回顾整个过程,巩固几次服务的成果,对小张及其家人的努力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做好跟踪服务。
4.实施结论
主要是实施指导策略后的成效即个案发生的转变情况。例如小张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改善,性格也渐渐开朗,与母亲的关系趋于缓和,还能够主动出门找工作,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接案时相比,有较大地改变。
5.跟踪及讨论、思考
主要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研究进行一个总结性反思。例如通过本次个案研究,社会工作者可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第二,针对性格内向的服务对象,找到谈话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而且切入点通常是服务对象感兴趣的事物;第三,服务对象的许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的解决通常能使其他问题得到缓解;第四,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同时,本案也需要社会工作者思考在进行个案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如何体现 “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如何对本案进行跟踪服务,巩固前期的服务效果;如何生成有效地服务方法,便于在面对类似个案时能够将此服务方法进行推广等。
1.试论述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2.危机的的发展阶段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个组织的主体应该是居民,居民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某社会工作者在D社区调研时发现,该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不是很高,自治程度低。
首先,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归属感较弱。调查得到数据反映,只有64.1%的人知道自己所属具体社区,少于25%的居民能够正确选择选择自己的社区,他们对社区没有太多的认识,认为社区只是居住的地方,居委会只是个办事机构,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居民们大部分与整个社区、社区居委会、其他居民的关系都不紧密,很少有集体的社区行动。?
其次,不少居民表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在参与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时缺乏相应的渠道。针对这一点,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有很多居民乐意参与相关活动,但是居委会的宣传存在问题,居民也缺乏相应的渠道来了解各项活动。
最后,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和政府的监督不够。很少有居民会对居委会或是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一般都是做自己的事。出现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居民没有监督的意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居民本身缺乏监督的能力,不知道从哪些方面监督、怎样监督。针对以上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在该社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通过多个方面的改善,提高D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问题:
1.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采用哪种社区社会工作模式开展工作?
3.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何种策略来改善D社区问题
新乐社区和富集社区一直是某市管控的重点社区,由于这两个社区流动人口较多,且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社区一直具有流动人口多、分布集中、管理难度大、人员复杂、贫困人口多等的特点。这些流动家庭的子女受家庭环境影响,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教育缺失、亲子沟通较少、社会融入性较低、社会支持力度较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社会发展和建设国家的重任。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解决儿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
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个服务方案,为当地流动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张倩的丈夫因为患有糖尿病去世了,她独自一人带着12岁的女儿过日子。女儿很懂事,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可是就在两个月前,女儿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被迫休学治疗。现在女儿已经住院两个月,昂贵的医药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可是就在上个星期,张倩所在的单位进行人事裁员,张倩也在被裁员工的名单中,张倩面临着下岗失业、失去经济收入的困境。生活的一连串打击让张倩感到非常无助和绝望,她只好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
假如你是社会工作者小王,请分析张倩面临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介入本案并列出工作计划。
1.试论述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渊源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
小燕今年19岁,原本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不幸的是,一年前小燕的父亲在搬运东西时不慎从卡车上摔下,当场死亡。小燕和父亲关系很好,父亲出事后,小燕本来很好的成绩一落千丈,高考成绩出来后,她的名牌大学梦破灭,只上了一所二流大学。更令她感到气愤的是,高考一结束,她的母亲就宣布改嫁,并让她的继父搬过来住。为此,她和母亲的关系闹僵。她心理极度压抑,对生活悲观失望,并且十分憎恨自己的母亲。
父亲在世时,小燕的奶奶和小燕一家人住在一起。小燕很喜欢奶奶,但奶奶和小燕母亲的关系很差。小燕有两个姐姐,她的二姐在出生不久就被送给了别人,大姐嫁给了附近的一户人家,常常回家看他们。
社区里的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第一次家访了解小燕的基本情况后发现,小燕家房间面积虽小但摆放整洁,尤其是小燕的房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并且还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日常交谈过程中,小张发现小燕很少说话,对继父也是冷言冷语。接下来,小张通过和小燕妈妈、奶奶的谈话对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并探知了她妈妈和奶奶对小燕一事的态度。她妈妈渴望能和小燕重归于好,她奶奶承认了媳妇改嫁的现实,只希望家里和睦;从两人那里,小张了解到小燕和大姐关系颇为亲密,并知道小燕虽然在学校不多说话,但是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们高考结束后仍然经常见面玩耍。
问题: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小燕的情况加以评估。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张女士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是什么?
2019年6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问题:试论述社会工作介入垃圾分类的优势和策略。
刘女士现年42岁,在南方的一个工厂打工,丈夫跟她在同一个工厂里。她跟丈夫结婚已有19年,育有两个女儿。刘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求助说,她常年遭受丈夫的打骂、虐待,婚后没多久丈夫就开始打她。丈夫一直想要一个儿子,但是当她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以后,丈夫开始抱怨她,对她的态度更差了,变本加厉地虐待她,有时候甚至还殴打女儿出气。丈夫平时抽烟、喝酒,又赌又嫖,刘女士对他稍有不满,他就动辄打骂,或者以离婚相威胁。刘女士害怕离婚,她认为离婚的女人名声不好,而且现在40多岁了,一旦离婚她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刘女士说,她对丈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他不打她和女儿就行。她希望随着年岁的增长,丈夫能够有所悔悟和改变,但是目前看来这只是奢望。她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问题:
1.案例中,刘女士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3.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提出对刘女士的服务介入策略。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各慈善组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通过这次疫情的检验,反映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中,慈善力量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个别慈善机构在组织协调、统筹发挥慈善力量方面还存在短板。
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