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卫类 → 执业药师 → 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直肠癌可引起
直肠癌可引起
粪外观临床意义:(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常由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大量稀水便也可见于艾滋病患者肠道孢子虫感染。
(2)米泔水样便由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黏液便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4)胨状便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5)脓血便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
(6)乳凝块便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
(7)鲜血便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8)柏油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持续隐血强阳性,基本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
(9)白陶土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见于各种病因的阻塞性黄疸。
(10)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
某男,19岁。患慢性肾炎8年,日前突发眼睑浮肿,遂来就诊。刻下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不欲饮水、脉浮滑。医师诊断为风水水肿,治当宣肺利水。处方:麻黄9g,苦杏仁10g,防风6g,浮萍10g, 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5g(包煎),紫苏叶6g(后下)。
治疗1月,水肿尽消,患者自行停药。半年后水肿复发,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面色少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苔白滑、脉沉细,证属水肿日久、阳气已虚,处方中宜选用的药组是
某男,19岁。患慢性肾炎8年,日前突发眼睑浮肿,遂来就诊。刻下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不欲饮水、脉浮滑。医师诊断为风水水肿,治当宣肺利水。处方:麻黄9g,苦杏仁10g,防风6g,浮萍10g, 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5g(包煎),紫苏叶6g(后下)。
服药2周后,恶寒、眼睑浮肿已消,又见下肢浮肿,伴倦怠、便溏,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水湿内停,治当补气健脾利水,处方中宜加用的药组是
某男,19岁。患慢性肾炎8年,日前突发眼睑浮肿,遂来就诊。刻下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不欲饮水、脉浮滑。医师诊断为风水水肿,治当宣肺利水。处方:麻黄9g,苦杏仁10g,防风6g,浮萍10g, 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5g(包煎),紫苏叶6g(后下)。
上述处方中能宣肺利水的药是
某男,35岁。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因天气忽冷忽热而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医师诊断为风热感冒,并处以银翘解毒颗粒。服用3天,诸症悉除。银翘解毒颗粒处方的组成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炒牛蒡子、淡竹叶、桔梗、甘草。
方中淡豆豉除解表外,又能
某男,35岁。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因天气忽冷忽热而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医师诊断为风热感冒,并处以银翘解毒颗粒。服用3天,诸症悉除。银翘解毒颗粒处方的组成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炒牛蒡子、淡竹叶、桔梗、甘草。
甘草在方中除调和诸药外,又能
某男,35岁。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因天气忽冷忽热而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医师诊断为风热感冒,并处以银翘解毒颗粒。服用3天,诸症悉除。银翘解毒颗粒处方的组成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炒牛蒡子、淡竹叶、桔梗、甘草。
炒牛蒡子在方中除散风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外,又能
某男,35岁。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因天气忽冷忽热而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医师诊断为风热感冒,并处以银翘解毒颗粒。服用3天,诸症悉除。银翘解毒颗粒处方的组成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炒牛蒡子、淡竹叶、桔梗、甘草。
银翘解毒颗粒处方的君药有2味,二药配伍后的功能是
某男,68岁。患高血压病5年,冠心病1年,服用西药血压控制尚平稳。近1月时有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苔少、 脉细弦。证属阴虚阳亢。 处方: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20g (先煎),生牡蛎30g (先煎),栀子6g,生白芍12g,炒柱仲12g,车前子15g(包煎),菊花12g,川芎10g,牛膝12g
上述所选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不包括
某男,68岁。患高血压病5年,冠心病1年,服用西药血压控制尚平稳。近1月时有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苔少、 脉细弦。证属阴虚阳亢。 处方: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20g (先煎),生牡蛎30g (先煎),栀子6g,生白芍12g,炒柱仲12g,车前子15g(包煎),菊花12g,川芎10g,牛膝12g
服用上方2周后,症状缓解,半年后突发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仍有手足麻木、步履艰难、口眼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医师诊断为瘀血阻窍、脉络失养,宜选用的成药是
某男,68岁。患高血压病5年,冠心病1年,服用西药血压控制尚平稳。近1月时有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苔少、 脉细弦。证属阴虚阳亢。 处方: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20g (先煎),生牡蛎30g (先煎),栀子6g,生白芍12g,炒柱仲12g,车前子15g(包煎),菊花12g,川芎10g,牛膝12g
上述方中既平肝潜阳,又益阴的药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