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执业药师西药学专业二->关于维生素K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为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 B.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缺乏可引起出血倾向和凝血酶时间(PT)延长
  • C.有镇痛作用
  • D.注射后1~2h起效,3~6h止血效应明显,12~24h后PT恢复正常
  • E.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E
本题解析:

维生素K是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有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等几种形式,其中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是天然存在的,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而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维生素。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和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维生素K是黄色晶体,熔点为52℃~54℃,通常呈油状液体或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所有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都较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人类维生素K的来源有二方面:一方面从肠道细菌合成,主要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占50~60%。维生素K在回肠内吸收,细菌必须在回肠内合成,才能为人体所利用,有些抗生素抑制上述消化道的细菌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另一方面从食物中来,主要是K西药学专业二,章节练习,基础复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占40~50%,绿叶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含量低。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中均含有。

更新时间:2021-11-24 05:13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妊娠期慎用的常用中成药不包括

  • A.小金丸
  • B.紫草膏
  • C.乳癖消胶囊
  • D.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 E.如意金黄散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服用方法为口含的是

  • A.速效救心丸
  • B.养血安神丸
  • C.血府逐瘀口服液
  • D.九气拈痛丸
  • E.抗栓再造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类型是

  • A.简单香豆素
  • B.呋喃香豆素
  • C.新木脂素
  • D.黄酮苷
  • E.简单木脂素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年老、体弱及久病患者的大黄炮制品种为

  • A.酒大黄
  • B.熟大黄
  • C.大黄炭
  • D.醋大黄
  • E.清宁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醋炙延胡索增强止痛作用的原理是( )

  • A.醋与其中的生物碱结合,减少其副作用
  • B.醋与其中的生物碱结合,防止有效成分破坏
  • C.醋与其中的生物碱结合生成盐,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 D.醋酸使生物碱水解,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 E.醋酸能杀死其中所含的酶,保存有效成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主要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 A.丹参
  • B.莪术
  • C.龙胆
  • D.蟾酥
  • E.麝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玄参在采收加工时应

  • A.低温干燥
  • B.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
  • 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
  • D.反复曝晒,堆放至七八成干,再干燥
  • E.阴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适合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

  • A.需长期给药的药物
  • B.单服剂量大于1g的药物
  • C.生物半衰期小于1h的药物
  • D.药效剧烈、溶解度小的药物
  • E.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薄片厚度为

  • A.1~2mm
  • B.2~4mm
  • C.2~3mm
  • D.0.5mm以下
  • E.5~10mm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是

  • A.龙脑
  • B.梓醇苷
  • C.紫杉醇
  • D.青蒿素
  • E.穿心莲内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