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女性,汉族,22岁,未婚,大学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考入大学后,起初学习生活还比较适应,只是朋友较少,与人交往 不多。二年半前与同寝室的一位同学因小事发生争吵,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却总想 着这件事,感觉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为此,爱胡思乱想,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逐渐失眠多梦,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有精神,食欲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想尽快地摆脱这种现状,但就是摆脱不了,很痛苦,曾向 父母和个别朋友诉说,并去校医院看医生,未见明显地改变。情绪变得急躁,精神总 是感到紧张,常常因很小的事情就发脾气。后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迫切地要求能够 解决问题。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家庭中 未发生过重大的变故。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女,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 教也很严厉,养成了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习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 很少与同伴玩耍。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整理。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对该案例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4.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心理测验?
5.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包括哪些?
6.请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
7.请确定该案例的咨询目标。
8.请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整理如下:
(1)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焦虑。
(2)生理状态,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态:学习的效率降低,社会交往很少。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易兴奋、易疲劳。
(2)烦恼。
(3)易激惹。
(4)紧张,焦虑。
(5)注意力不集中。
(6)记忆力减退。
(7)回避行为。
(8)睡眠障碍。
(9)头部有不适感。
(10)食欲差。
3..对该案例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程序如下:
(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 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
(3)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4)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 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 形成初步诊断。
(6)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
按照上述程序,对该案例形成以下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该求助者无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因与同学因一件小事争吵后,就总觉得人家跟自己过不去,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无法自行 摆脱,2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避免与他人接触,有回避行为,但仍能坚持上学,社 会功能受损程度2分。总分7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并伴有烦恼、易 激惹等情绪症状和头部不适、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与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点相符合, 据此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
(6)与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
①该求助者虽然心情不好,但是没有出现全天大部分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 可以排除抑郁发作和抑郁神经症。
②该求助者虽然有焦虑情绪,但是有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以排除广泛焦虑。
③该求助者虽然有回避他人的行为,但是其内心感受来源于总想着与同学以前的 矛盾,而不是与处境不相符的担心和害怕,可以排除恐怖神经症。
④该求助者虽然有想摆脱但摆脱不了的内心冲突,但是这种冲突继发于当前的痛 苦状态,痛苦不是由于这种冲突引发的,可以排除强迫性神经症。
4.对该案例应该选择EPQ、SCL-90、SDS、SAS四种测验进行检査。
5.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6.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的量化评定:
(1)病程:I年以上,评为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
(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显著地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
总分为7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
7.该案例的咨询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认为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错误认知。
②缓解情绪症状。
③改变社会交往状况。
(2)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8.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的评价如下: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拟定的咨询目标,从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 件都是可行的。
(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订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 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订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 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 认可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拟订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 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心境的特点包括( )。多选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多选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