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主诉: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伴睡眠障碍四个月。
求助者自述:我是一名高中生,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 我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说只 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我家邻居都知道我学习不错,都以我为榜 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即使考试名列前茅,我也认为是别人没发挥好,担心自己是否真正学好了。最苦恼的、最着急的是现在不能集中精力上课, 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集中精力上课,而我却不能,这样下去,成绩 就会很快地滑落下去,将来也许连普通大学都考不上了。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受。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很紧张,一直低着头,说 着说着哭了起来。从其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自幼就观察到奶奶总和母亲吵架,二叔 家比自己家有钱,认为奶奶嫌自家里穷而偏向二叔家。父母亲都是高中毕业,没什么 本事,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下岗在家,因为没钱送礼,再就业的机会被别人抢去了, 家里确实挺困难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必须上大学。求助者很 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考上大学,学金融专业,将来多挣钱孝敬父母。最近发现 她回家后,脾气特别大,有时还偷偷地哭。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 往,学习很用功,因此学习成绩特别好。历年体检正常。
心理测验的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80分。
1.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2.对该案例初步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
3.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该案例应选择什么方面的心理测验?
5.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6.在摄入性谈话中,要避免什么样的提问失误?
7.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8.在咨询过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的程序如下: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性质,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的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的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2.对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依据如下:
(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故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 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 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高考压力有关,由现实因素引发,与处境相符,没有 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四月,有一定程度 的痛苦,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负性情绪已经泛化。
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女性,18岁。
(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紧张,奶奶与妈妈总是 吵架。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①存在错误的认知:即使考试成绩好,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己真正学好 了。自己紧张、害怕将来考不上大学,无颜面对父老。
②有情绪方面的因素,受紧张、害怕等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己解决。
③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高考前的焦虑,不知所措。
④人格特点很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4.可以选择如下类型的心理测验: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心理测验,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测验。
(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心理测验。
(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心理测验。
5.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婚恋情况。
(2)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对未来的希望。
(4)性欲的发展情况。
(5)生活状况。
(6)社会交往情况。
(7)娱乐活动。
(8)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6.在摄入性谈话中,要注意避免提问失误,主要包括: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7.通过如下程序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 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地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形式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8.面质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思考的一种技术。 在咨询过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在于:
(1)促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的深入了解。
(2)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4)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
(5)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多选
心境的特点包括( )。多选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