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5岁,大学本科,公司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近一年来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不想做事情。在当地一家最有权威的医院做了全面体检,无器质性病变。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
求助者:需要解决失眠问题,我睡不好觉,睡眠质量不好。
心理咨询师: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睡眠情况,好吗?
求助者:我在公司负责销售,总希望把营业额提高,我很努力但营业额就是不尽如人意。我很烦,经常睡不着,现在每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吧,以前我可是睡六七个小时,我怕长此以往身体会垮掉。
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你希望营业额提高,怕自己身体垮掉?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完不成定额着急。但你要知道情绪和睡眠的关系,是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向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暗示就会变得焦虑、恐惧。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受什么情绪干扰,你愿意谈谈吗?
求助者:就是总想怎样提高营业额,万一完不成定额怎么办,因此睡不着。
心理咨询师:造成焦虑情绪是因为你的信念,你认为只要努力了,营业额就会上去了,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是这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营业额提高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地面时会怎样?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我就要求出现一种结果。
心理咨询师:你对营业额提出要求,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你把这种“要求”变成“希望”,当你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自己也就不会焦虑了。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好吧,今天的咨询就到这里,你回去好好思考思考。硬币的例子表明心理咨询师想矫正求助者的()。单选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和初诊接待的询问方式【试题解析】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案例中心理咨询师问“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就是一种明显的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而对于“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是直接针对求助者的目的,显得比较生硬,案例中咨询师的问话就属于这种;“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是咨询师通过询问自己能够为求助者做什么而间接地了解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属于间接询问方式。因此本题答案为AB。
【考察重点】参与性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正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体验到的情感及经历的事情,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睡眠情况,好吗”就是要了解求助者睡眠的具体情况,是一种明显的具体化。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请你详细说说你的睡眠情况,好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因此本题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的反应技术【试题解析】内容反应技术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的反馈,案例中咨询师说“你的意思是你希望营业额提高,怕自己身体垮掉”就是反馈的上文求助者谈话内容。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述自己的观点、提供自己的建议、忠告或分享自己的经验。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情感表达【试题解析】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而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的情绪情感体验,案例中咨询师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完不成定额着急。”所针对的就是咨询师的情感体验,因此属于情感表达,答案选D。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案例中咨询师说的“但你要知道情绪和睡眠的关系,是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向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暗示就会变得焦虑、恐惧。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受什么情绪干扰,你愿意谈谈吗”,就是对失眠的原因及机制过程做了心理学的分析和解释,属于明显的解释技术。指导是明确地告诉求助者如何说和做,释义是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的反馈,引导是通过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把求助者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咨询师谈话的目的【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合理情绪疗法是针对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矫正,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认为造成求助者痛苦的不是实际的事件,而是求助者对事件的看法即信念,但是如要使用认知疗法达到效果,就必须引导求助者理解、领悟和解释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否则不会达到咨询效果;案例中咨询师对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和解释过程,就是在启发引导求助者领悟ABC理论的过程,因此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不合理信念的特点【试题解析】学者经过归纳和简化,提出三种非理性信念的主要特征分别是:绝对化要求: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与“必须”和“应该”联系在一起,反映求助者过分强调个人意志;案例中咨询师举硬币的例子,说明求助者只要求出现一种情况,属于明显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反映求助者不确切的价值评判。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一旦人们认为糟糕透顶的事情发生,就会引发极度的负性情绪。本题答案选A。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多选
心境的特点包括( )。多选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