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甲房地产公司(简称甲公司)与乙建筑公司(简称乙公司)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由乙公司承建甲公司开发的商品房项目,工程价款5000万元,工期14个月,竣工验收后付款, 并约定乙建筑公司不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工程将要竣工时,甲公司资金短缺,乙公司遂以自有资金500万元支付部分建筑材料和人工费,工程如期完成。对于乙公司的 垫资,双方未作任何约定。2020年5月1日,工程竣工验收后,甲公司支付了3000万元工程款,剩余2000万元工程款及乙公司垫付的500万元尚未支付,导致乙公司 欠付建筑工人人工费未付。
2020年1月,甲公司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2020年2月,甲公司为投资其他房地产项目,以该商品房作抵押,向丙银行借款2.5亿元,同时办理了抵押登记。该笔借款同时由甲公司的关联公司A公司提供保证。该借款到期后,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全部偿还,尚欠丙银行借款本息2亿元。2020年2月15日, 丙银行将该债权转让给丁公司,并于次日通知甲公司和A公司。
2020年3月,甲公司将一套商品房以140万元的价格卖给吴某但未告知已抵押的事实,合同约定 1周内吴某先支付定金30万,1个月内支付50万,剩余部分通过办理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合同约定交房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前。合同签订后吴某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陆续支付了全部价款。 甲公司因未能清偿到期债务,2020年10月,乙公司就其2000万元的工程余款和500万元的垫资款、丁公司就甲公司尚未偿还的2亿元借款本息,均主张以商品房拍卖所得价款全额优先受偿。同时,丁公司还要求A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以已经和乙公司约定不得行使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为由拒绝乙公司的请求;同时,A公司认为自己不应当承担责任,理由为:第一, 丙银行将债权转让给丁公司未经过自己同意;第二, 丁公司应当先拍卖甲公司的商品房。商品房拍卖所得价款为1.5亿元。
至此,吴某方知其所购商品房已被设定抵押的情况,因前述各种纠纷,甲公司未能按时交房, 吴某从2021年元旦开始,多次要求甲公司交房,直到2021年4月15日,甲公司仍然未能交房。吴某遂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要求甲公司 双倍返还定金60万,并另行赔偿自己因此遭受的损失35万元。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面问题:
(1)乙公司的2000万元工程余款和500万元垫资能否从商品房拍卖所得价款中全额优先受偿?并说明理由。
(2)若乙公司和丁公司都享有优先受偿权,二者的顺位如何?并说明理由。
(3)丙银行将2亿元债权转让给丁公司是否生效?A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4)甲公司所欠丁公司的借款能否从商品房拍卖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并说明理由。
(5)A公司认为,丁公司应当先就甲公司的商品房行使抵押权的说法是否有法律依据?说明理由。
(6)吴某是否有权解除与甲公司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吴某要求甲公司双倍返还定金60万并赔偿损失35万,是否能够得到法院支持?并说明理由。
(1)本题考核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乙公司的2000万元工程余款和500万元垫资能够从商品房拍卖价款中优先受偿。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承包人的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发包人与承包人约定放弃或者限制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损害建筑工人利益,发包人根据该约定主张承包人不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本题考核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乙公司更优先。根据规定,工程款优先权优先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3)本题考核债权转让的条件。丙银行将2亿元债权转让给丁公司已经生效。根据合同法律制度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本案中, 2020年2月15日,丙银行将该债权转让给丁公司,转让在丙银行和丁公司之间已经发生效力,于次日通知甲公司,转让对甲公司发生效力。合同法律制度还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因此,A公司应当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4)本题考核债权转让的效力。甲公司所欠丁公司的借款能够从商品房拍卖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同时,根据合同法律制度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本案中,丙银行将债权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取得抵押权,故应从拍卖款中优先得到清偿。
(5)本题考核共同担保下的保证责任。A公司的说法有法律依据。根据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
(6)本题考核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的情形和定金罚则。 第一,吴某有权解除与甲公司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房,经催告后3个月仍未履行的,买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第二,吴某要求双倍返还定金60万并赔偿损失35万元不能得到法院支持。根据规定, 首先,定金的数额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案中主合同标的额为140万,定金最高数额为28万元,超出的部分只能作为预付款处理,因此吴某只能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共56万元。 其次,合同约定的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对方请求赔偿超过定金部分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并处,但定金和损失赔偿的数额总和不应高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本案中,甲公司违约给吴某造成的损失是35万元,双倍返还定金中有28万元已经弥补了28万元损失,吴某只能要求甲公司再另外赔偿损失7万元。
以下控制活动中能够控制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错报风险的有( )。
甲公司是一家桥梁建筑公司。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在一季度签订了大量订单,并根据订单的要求,加大了水泥和钢材的采购量。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甲公司采用的方式为( )。
甲企业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后,新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体现了战略变革的类型是( )。
下列关于集团审计中的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2016年真题)下列各项程序中,通常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有( )。
从事能源工程建设的百川公司在并购M国一家已上市的同类企业后发现,后者因承建的项目未达到M国政府规定的环保标准而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股价一落千丈;上市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因对百川公司的管理措施不满而辞职。百川公司为挽救被并购企业的危局做出各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下列各项中,属于百川公司上述并购失败原因的有( )。
如果被审计单位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为了防范对职业道德的威胁,应采取的措施有( )。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担任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事项:
(1)在实施风险评估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管理层已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了初步评估,于是与管理层讨论了其拟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并询问管理层是否存在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2)A注册会计师在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甲公司管理层缺乏详细的分析以支持其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于是提请管理层进行调整。
(3)甲公司大部分采购和销售交易为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在2017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价格公允。由于缺乏公开市场数据,A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该披露做出评估。鉴于关联方交易对甲公司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A注册会计师拟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4)就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A注册会计师向甲公司管理层询问了下列事项:①关联方的名称和特征,包括关联方自上期以来发生的变化;②被审计单位和关联方之间关系的性质。
(5)A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审计程序后认为甲公司持续经营假设适当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甲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此未作充分披露,A注册会计师拟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以“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为标题的单独段落。
(1)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015年真题)ABC 会计师事务所的 A注册会计师担任多家被审计单位 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导致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事项:
( 1)甲公司 2014年初开始使用新的 ERP系统,因系统缺陷导致 2014年度成本核算混乱,审计项目组无法对营业成本,存货等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 2) 2014年,因采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乙公司对以前年度投资形成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改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了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对比较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 3)因丙公司严重亏损,董事会拟于 2015年对其进行清算。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了 2014年度财务报表,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清算计划。
( 4)丁公司是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中运用大量复杂金融工具。因风险管理负责人离职,人事部暂未招聘到合适的人员,管理层未能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
( 5)戊公司 2013年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管理层将一项应当在 2014年度确认的大额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作为前期差错,重述了比较数据。
要求:
针对上述第( 1)至第( 5)项,逐项指出 A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类型的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1年真题)在向甲公司管理层解释审计的固有限制时,下列有关审计固有限制的说法中, A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