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下列数据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以

下列数据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以1997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政治,历年真题,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真题

根据资料,请回答:

(1)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国家的调控目标。

(2)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由材料可知,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国家的调控目标具体表现为:

①97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1992~1995年GDP的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1993年以后物价持续上涨,1993~1995年也达到了两位数。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

②97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紧缩。国家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90年代以来处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呈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因而需要由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从理论上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

①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但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地区、部门、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而客观上需要国家对整个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

②它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需要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矫正市场机制可能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偏差和问题,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更新时间:2021-12-16 11:1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