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选做题Ⅱ: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五年来的变化。

政治,历年真题,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真题

(1)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

(2)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3)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①由材料1可知:西方保守派得出“西方胜利”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西方胜利”不是指它在军事上、经济上的胜利,而是它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获得了“胜利”,即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

②由材料2可知,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这些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挫折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暂时现象。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

(2)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根据唯物史观,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3)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要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需做到:

①在两制的竞争中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②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处理好开放与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③既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融人世界、在开放中发展壮大,又要维护民族利益。

社会主义国家应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1-11-20 13:5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数学二,模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2》模拟试卷7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