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2)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②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③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更新时间:2021-11-23 13: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专硕心理学,章节练习,专硕心理学

  • A.1.7
  • B.1.9
  • C.2.1
  • D.2.0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专硕心理学,章节练习,专硕心理学

  • A.0. 60
  • B.0.50
  • C.0. 12
  • D.0.20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M 公司是一个无负债公司,其每年预期税息前收益为 10000 元,股东要求的 权益回报率为 16%,M 公司所得税率为 35%,但没有个人所得税,设所有交易 都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运行,问: A.M 公司的价值为多少? B.如果 M 公司借入面值为无负债公司价值的一半的利率为 10%的债务,债务 没有风险,并且所筹集的债务资金全部用于赎回股权,则此时公司的价值变为多 少?而权益资本成本为多少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评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问答题

TF 公司正在决定是否执行其豪华办公大楼的建设决定,如果放弃该项权利可以以 5 万美 金的价格转让给开发商。该大楼建设耗资 1000 万美金,两年后可以以 1200 万美金价格卖出。 目前折现率是 10%,但可能变动为 8%或者 12%,两种情况概率对等。如果你是 TF 公司的 CEO,该如何决策?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前你正在评估一项泰国项目。假设即期汇率1 泰铢=0.5 美金。 泰国通胀率高出美国25%, 即美国通胀 10%的时候,泰国通胀为 12.5%。该项目花费 1000 泰铢,未来三年每年产生 300 泰铢现金流,并在项目结束后以 400 泰铢卖出,该项目对应美金表示现金流适当折现率为 12%。假设相对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求: A.该项目生命期结束预期汇率是多少? B.该项目以美元表示的净现值是多少?以泰铢表示净现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当预期证券市场行情将上升时,市场时机选择者将选择()的证券组合

  • A.高α值
  • B.高β值
  • C.低α值
  • D.低β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于某只股票而言,判断它的价格是否被低估取决于( )值的大小。

  • A.ρ
  • B.α
  • C.δ
  • D.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公司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按照每年 5%的固定速率增长,目前该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市价为 每股20元,预期下期股利为每股2元,那么该公司以当前价格发行股票筹资的成本为( )

  • A.10%
  • B.15%
  • C.20%
  • D.25%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