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蔡元培在北大实施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蔡元培在北大实施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蔡元培在北大实施改革的主要措施有: (1)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髙尚学问之地”, 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 总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髙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① 改变学生的观念。 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 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蔡元培指 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 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 ② 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保证。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 -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 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管 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 ③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 兴趣。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以后,率先在国内 大学中设立各科研究所。蔡元培还十分注意 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④ 砥栃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他倡导 成立了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 (2)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 府也”。蔡元培明确声明,在学术上“循 ‘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 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 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列各 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3) 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 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规定大学设立评议会,各科设立教授会,但在北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蔡元培任校长后,当年即组织了评议会,从全校每5名教授中选举评议员1人, 校长为当然的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髙的 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 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接着组织各门教授 会,由各门的教授公举教授会主任,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 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京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 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的 蓬勃发展。 (4)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①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他将北京大学工科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并人法科;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 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是蔡元培“大学 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②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北大于1919年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 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 (因原来三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代表一级 机构。 ③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1917年10月,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决议通过, 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理科酌量减 少),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 满40个单位,必修占四分之三,选修占四分之一。选修科目可以跨系。1919年暑假后,选科制在北大各系陆续实施。

更新时间:2021-12-09 19:4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量证据表明,反馈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最为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研究也发现,教师提供的反馈往往没有被学生很好地接收,也很少被学生用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书面反馈常常伴有等级或分数,而呈现等级、分数会影响学生对反馈的充分理解。教师的口头反馈大多面向学生群体,而学生往往不认为这种反馈与自己有关。研究还显示与学生相比,教师把自己的反馈看得更有价值;而学生们则经常抱怨老师的反馈令人困惑、不够合理。有时,学生并没有理解教师的反馈却自认为已经理解了;即便理解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将反馈意见运用到学习中。尽管教师非常重视反馈作用,但是在如下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探索与学生个体特征相关的有效反馈策略;根据认知、元认知和动机变量来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反馈;澄清反馈的性质、频率和时间安排。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教师反馈效果不理想的五方面原因。


(2)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的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必要性。


(3)假定你是中学数学老师,面对一名内向、对数学缺乏自信的学生,你该如何更为有效地对其数学作业情况提供反馈?

I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疫情,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大中小学实行“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其中,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某研究者开展“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的问卷调查,试图回答与认同感相关问题。研究者定义了核心概念,编制了《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问卷》。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五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为认同感,后三个方面为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每个方面由4个题组成,共20道题,所有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自编问卷通过预调查进行完善,然后正式实施问卷调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该研究中核心概念操作化的步骤。


(2)预调查后需要对自编问卷进行哪些检验?


(3)正式调查后可以做哪些统计分析?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书院虽萌芽于唐代,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却形成和兴盛于宋代。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潭州委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中有一段文字:


契勘本州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不远千里、求师取友至于是邦者,无所栖泊,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枢密忠肃刘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右司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此意甚远非世俗常见所到也。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风不振;议者惜之。


某叨冒假守,蒙被训辞,深以讲学教人之务为寄顾恨庸鄙,弗克奉承。到官两月又因簿书,未能一往。谒殿升堂延见诸生,诣考所合罢行事件庶革流弊,以还旧规。除已请到醴陵黎君贡生充讲书职事,与学录郑贡生同行措置外,今议别置额外十员,以处四方游学之士。依州县则例,旧破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更不补试听候当职考察搜访,径行拨入者庶几有以上广圣朝教育人材之意,使凡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区区课试之间,实非小补。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宋代书院、地方官学的发展状况,论述宋代书院相对于地方官学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马是高二学生,对二战感兴趣,读过《秘密战争》一书,还在语文课外作业中提交过读书报告,此书是斯蒂文森的著作,记录了二战中许多秘密事件。


历史课上,郝老师提及战争一结束,丘吉尔就失去了人民的拥戴,小马举手发言:“英国抛弃丘吉尔,这好像不公平,他在战争期间,做过了不起的决定,大家不知道”。


郝老师问:“什么决定?”


小马说:“有一次,英国刚刚破译了德军密码,丘吉尔得知德军要轰炸考文垂市,是向考文垂市民发出警告,还是默不作声?如果发出警告,德军就会知道英国破获了他们的密码,如果默不作声,德军就无法知道他们的密码被人破获。丘吉尔不得不决定,选择保持沉默、未示警。后来盟军利用密码取得欧洲反攻成功。可是,考文垂市许多居民因无示警而死在空袭之下”。


小贾说:“这样的话,和杜鲁门下令轰炸广岛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丘吉尔、杜鲁门都认为他们这样做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小马回答。


郝老师说:“为挽救一些人而牺牲另外一些人,对吗?”


同学们一片安静。


郝老师重述问题:“小马说,丘吉尔、杜鲁门关心的是拯救人的生命,可是,他们为了救一些人而有意让另一些人死去,对吗?”


学生依然沉默,有几个点头。


郝老师问:“为什么?”


小苏:“从长远来说,可以救更多人。”


对此,小费说:“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只要你救的是自己的同胞。”


对此,小艾反问:“自己的同胞是不是比其他人更有生存权?”


(改编自郝什等《促进道德发展》)


请回答: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围绕生命议题做的道德判断。

试析上述课堂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课程思政的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某项研究女童辍学原因的调查中,研究者对一位母亲进行了访谈。请指出下列访谈片段中涉及的三项访谈技巧,并评价其使用情况。


访谈者:您女儿辍学,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一脸迷茫:为什么?


访谈者:我是说,您女儿不读书了,可惜吗?


母亲:不可惜啊,丫头上三两年就够了。


访谈者: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让她把小学读完好不好?


母亲面带怒色:那不行,丫头大了,不能念了。(气氛略显紧张,沉默)


访谈者:您看电视吗?


母亲:不看,看不懂人家在干啥


访谈者:丫头看吗?


母亲(高兴):看,她看的懂,还给我讲。


访谈者:那她为什么看的懂。


母亲(想了想):嗯,念书了呗。


访谈者:看来读书有用是吧。


母亲:当然,她脑子聪明,报纸也能看,还借回书看


访谈者:既然念书好,您要是让她继续念,将来就更有出息呢


母亲:念书是好,但她不能念了,念了书谁做饭?


——改编自白芸《质性研究指导》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19世纪20年代初美国初级学院运动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泰勒主张,普通中学在确定各科课程目前过程中,向专家咨询问题应是:“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这门学科对于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而不是:“将来要在该领域从事更高深研究的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学”,请概述泰勒关于普通中学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合理性。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要说明下列各自体现的教学原则: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人们不可能在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有所创造。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