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中国古代通常用“志”表达行为动机,用“功”表达行为效果,关于

中国古代通常用“志”表达行为动机,用“功”表达行为效果,关于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问题,董仲舒的基本看法是( )。

  • A.“功”重于“志”
  • B.“志”重于功
  • C.含其志而观
  • D.孰轻孰重酌情而定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B
本题解析:

在志与功的关系上,他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志)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因此董仲舒认为“志”重于功。

更新时间:2021-12-15 04:1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经济学真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