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段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过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考以母语为汉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课直接报考。公众对于这项新事物,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有。支持者认为,在世界各地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的今天,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俨然一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但是国人的汉语能力,如提笔忘字,中英文混杂,网络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大家都感到母语水平下降,但是对差到何种程度,差在哪里,怎么入手解决无人能言。而汉语能力测试有一个科学的评测标准,可以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狱中的位置。这样的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以下几种是代表向的反对观点。观点一,汉语学习更多地是培养一种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太功利;汉语要保存,要维系,需要培养的是修养而不是一种应试能力;在当前汉语衰退的环境下,要让汉语重新“热”起来,应从维系汉语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手,营造一种大众的、自由的、向上的母语学习环境。观点三,中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母语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这项测试的诞生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严重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就是使得原来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观点三,对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汉语类的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摘编自《汉语考试族群成员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8日;《国家汉语能力测试10月份在江苏等地试点》,《中国日报》2011年8月14日)
(1)文章第三段最后,汉语能力测试能否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都是一一个问号,在此前提之下,说可以帮
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中的位置,显然存在逻辑问题,况且第二段已经说明考生不设职业、学历、
年龄限制。
(2)此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吗?未必是一定的。
(3)汉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作为综合评价一个人汉语能力的全部标准。
(4)反对者的论据里,关于中国的孩子的论述,不能作为其论点的论据,而且该测试是否严重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还有待考证。
(5)文章最后的结论是该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这与最初的HNC设置初衷相饽。
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和影响?
M 公司是一个无负债公司,其每年预期税息前收益为 10000 元,股东要求的 权益回报率为 16%,M 公司所得税率为 35%,但没有个人所得税,设所有交易 都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运行,问: A.M 公司的价值为多少? B.如果 M 公司借入面值为无负债公司价值的一半的利率为 10%的债务,债务 没有风险,并且所筹集的债务资金全部用于赎回股权,则此时公司的价值变为多 少?而权益资本成本为多少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评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TF 公司正在决定是否执行其豪华办公大楼的建设决定,如果放弃该项权利可以以 5 万美 金的价格转让给开发商。该大楼建设耗资 1000 万美金,两年后可以以 1200 万美金价格卖出。 目前折现率是 10%,但可能变动为 8%或者 12%,两种情况概率对等。如果你是 TF 公司的 CEO,该如何决策?
当前你正在评估一项泰国项目。假设即期汇率1 泰铢=0.5 美金。 泰国通胀率高出美国25%, 即美国通胀 10%的时候,泰国通胀为 12.5%。该项目花费 1000 泰铢,未来三年每年产生 300 泰铢现金流,并在项目结束后以 400 泰铢卖出,该项目对应美金表示现金流适当折现率为 12%。假设相对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求: A.该项目生命期结束预期汇率是多少? B.该项目以美元表示的净现值是多少?以泰铢表示净现值是多少?
当预期证券市场行情将上升时,市场时机选择者将选择()的证券组合
对于某只股票而言,判断它的价格是否被低估取决于( )值的大小。
某公司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按照每年 5%的固定速率增长,目前该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市价为 每股20元,预期下期股利为每股2元,那么该公司以当前价格发行股票筹资的成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