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 → 研究生入学 → 专硕心理学->自我差距
自我差距
自我差距是希金斯提出的,希金斯认为自我有三种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实际自我是个体实际知觉到的主体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个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应该自我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个体尽职、尽责、尽义务。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起导向作用的非现实自我知觉,被合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自我差距即是实际自我与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是一种有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