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保健科技中心系一家中央科研级事业单位,已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5 年 1 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新兴保健科技中心 2014 年度的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了以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事项:
1.新兴保健科技中心一实验项目 A 已在 6 月 10 日前完成,项目支出已全部支付,形成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剩余资金 120 万元。财务处建议将项目 A 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自 7 月 1 日起直接追加用于存在资金缺口的监测项目 B。
2.5 月,新兴保健科技中心经管理层决定,将一栋商铺(价值 800 万元)出租给某餐饮企业,
每年收取租金 500 万元,新兴保健科技中心将所取得的租金纳入单位预算,全部留抵本单位。
3.本该单位一实验项目 C 原计划于 4~6 月进行,经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为 180 万元,全部由财政以授权支付方式拨付,新兴保健科技中心已收到 100 万元授权支付额度。由于项目 c 设计存在问题,无法如期实施。财务处建议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从项目 C 经费中列支 60 万元,用于正在
进行的课题研究项目 D 的部分开支。
4.6 月,新兴保健科技中心用财政补助资金购置专用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在公开招标中,新兴保健科技中心发现国内 A 公司生产的同类专用设备已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但报价超出了采购预算 10 万元。新兴保健科技中心在采购中,优先购买了 A 公司的产品,同时按规定程序申请调整了预算。
5.7 月,新兴保健科技中心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一栋试验楼为下属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6.8 月,新兴保健科技中心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支出预算(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直接委托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接该扩建工程。
7.12 月,按照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新兴保健科技中心进行了资产清查,发现一台专用设备发生严重损毁。经技术部门认定,该设备已无法使用,并且无残料收回或变现价值,财务部门据此进行了设备核销账务处理。
8.12 月,新兴保健科技中心将所属培训学校按协议约定上缴的管理费 780 万元列入往来账,并经管理层决定从该往来账中支出 670 万元购置了一台专用设备(超出资产配置规定限额)。
9.新兴保健科技中心拟申请财政专项资金,于 2016 年购置一台大型设备,购置费预算 1100万元(超出资产配置的规定限额)。财务处建议将该项预算支出列入 2016 年度预算草案,并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草案及项目申报文本时一并递交资产购置申请。
10.2016 年,新兴保健科技中心拟计提福利费预算 550 万元。财务处建议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科学技术”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11.将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在会计核算模式方面分别规定了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在科目设置、科目使用和报表项目的各自规范。
12.新的制度框架下,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适当考虑收付实现制的特殊需要。
要求:
情形:处理建议错误。理由: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规定,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在统筹用于编
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之前,原则上不得动用;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预算执行中动用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必须支出的,应报财政部审批。
情形 2:处理错误。理由:新兴保健科技中心以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单位价值在 800 万元以上(含 800 万元的)应当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审批。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应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情形 3:处理建议错误。理由: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规定,项目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使用,原则上不得调整用途;在年度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用途的,需报财政部审批。
情形 4:处理正确。
情形 5:处理错误。理由:新兴保健科技中心以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应报经主管部门审
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情形 6:处理错误。理由:扩建工程不符合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的条件,不能由
新兴保健科技中心直接联系确定承建商。
情形 7:处理错误。理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的资产损失,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账务处理;
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才可进行账务处理。
情形 8:单位将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列入往来账的做法错误。新兴保健科技中心由管理层
决定购置超出资产配置规定限额专用设备的做法错误。从往来账列支设备购置支出的做法错误。
正确处理:应将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计入附属单位缴款;用财政性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购
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须报主管部门审批,并由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应从事业支出中列支设备购置支出。
情形 9:处理建议错误。理由: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规定,购置有规定配备标准或限额以
上资产的,应先报经财政部审批同意后,才能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在进行项目申报时一并报送资产购置批复文件。
情形 10:有关支出功能分类的建议正确;有关支出经济分类的建议错误。正确分类: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应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情形 11:错误。新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再区分行政和事业单位,也不再区分行业事业单位;在核算内容方面,基本保留了现行各项制度中的通用业务和事项,同时根据改革需要增加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业务和事项;在会计政策方面,对同类业务尽可能作出同样的处理规定。
情形 12:错误。新制度框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2010年真题)丁:股权激励的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方式,公司应当针对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分别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应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丁发言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2010年真题)甲单位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为1000万元,当年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实际下达数(不含年初恢复的2008年应返还额度)为870万元,甲单位财务部门据此在2009年末直接确认了“财政拨款收入”130万元。
要求:判断该处理是否正确。
(2011年真题)Y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的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引进了一批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为了实现公司战略规划和跨越式发展,2009年12月,Y公司决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主要内容为:
方式一:虚拟股票计划
方式二:股票期权计划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指出Y公司两种激励方式的特征。
(2011年真题)甲集团公司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农药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
2015年5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现金和银行存款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65%的有表决权股份。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天然气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要求:指出甲集团公司2015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1年真题)甲中央级事业单位拟申请财政专项资金,于2012年购置一台大型设备,购置费预算为1100万元(超出资产配置的规定限额)。财务处建议将该项支出列入2012年度预算草案,并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草案及项目申报文本时一并递交资产购置申请。
要求:请判断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11年真题)某市卫生局按照工作计划,拟在2011年6月份购买一批专用检测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该种设备本地供应商有一家,国内另外2家供应商在偏远省份。会议决定直接联系本地供应商采购该批设备。
要求:判断上述事项的决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012年真题)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上市的大型能源公司。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决定进军银行业。其战略目的是依托油电主业,进行产融结合,实现更好发展。
2016年11月1日,甲公司签订协议以18亿元的对价购入与其无关联关系的B银行90%的有表决权股份。
要求:指出该项合并是属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混合并购?简要说明理由。
(2012年真题)某部门下属事业单位2012年上半年取得的事业收入超出预算较多,申请根据实际超收收入调整增加2012年下半年日常公用经费基本支出预算中的出国考察费,部门财务会议建议审核同意并报省财政厅。
要求:请判断上述建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13年真题)2013年初,甲公司根据董事会要求,召集由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公司战略规划研讨会。部分参会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市场部经理:尽管国家宏观经济增势放缓,但房地产行业一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公司仍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在此形势下,公司宜扩大规模,抢占市场,谋求更快发展。近年来,本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乙公司年均销售增长率达12%以上,而本公司同期年均销售增长率仅为4%,仍有市场拓展余地。因此,建议进一步拓展市场,争取近两年把销售增长率提升至12%以上。
生产部经理:本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已经饱和,维持年销售增长率4%水平有困难,需要扩大生产能力。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和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建议今明两年维持2012年的产销规模,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
要求:分别指出市场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建议的公司战略类型。
(2013年真题)Y公司为一家从事电子元件生产的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1年11月29日,Y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了该股权激励计划,Y公司随即开始实施如下计划:
①激励对象:5名中方非独立董事,45名中方中高层管理人员,1名外籍董事和15名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共计66人。
②激励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向中方非独立董事和中方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0份股票期权,涉及的股票数量占公司当前股本的0.5%,这些激励对象自2012年1月1日(授予日)起,连续服务3年后,可按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0000股公司股票;该股票期权应在2015年2月28日之前行使。
二是向外籍董事和外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激励自2012年1月1日(授予日)起,连续服务3年后,可按行权时股价高于授予日的差额获得公司支付的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
2012年,没有激励对象离开Y公司;2012年12月31日,Y公司预计2013年至2014年有5位中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1位外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
2012年1月1日,Y公司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2元,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7元,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6元;2012年12月31日,Y公司股票的市价为每股15元,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9元,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8元。
要求:分别计算Y公司在两种激励方式下就股权激励计划在2012年度应确认的服务费用,并指出两种股权激励计划分别对Y公司2012年度利润表和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