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强酸性H离子交换器软化出水水质变化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强酸性H离子交换树脂的软化反应如下式:
2RH+Ca(HCO3)2?R2Ca+2CO2+2H2O
2RH+Mg(HCO3)2?R2Mg+2CO2+2H2O
2RH+CaCl2?R2Ca+2HCl
2RH+MgSO4?R2Mg+2H2SO4
A项,由于强酸树脂对水中离子选择性顺序是:Fe3+>Ca2+>Mg2+>K+>NH4+>Na+>H+,所以出水中离子出现的次序为H+、Na+、NH4+、K+、Mg2+、Ca2+、Fe3+,且此顺序与原水中这些离子的相对浓度无关。在开始阶段,原水中所有阳离子均被树脂上的H+离子交换出来,出水酸度保持定值,并与原水中[SO42-+Cl-]度相当。
B项,当Na+离子开始泄漏时,表明树脂中的H+离子数量已经少到不足以置换原水中的钙镁离子,若出水中Na+离子含量与原水中[SO42-+Cl-]度相当,表明树脂中H+离子已经被全部交换了,出水中无H+离子,此时出水酸度为0。
CD项,设H+离子交换器的实际交换能力为A(mmol),原水硬度c(0.5Ca2++0.5Mg2+)(mmol/L),原水阳离子总浓度c(0.5Ca2++0.5Mg2++Na+)(mmol/L)以漏钠为失效点的产水量WN(L)为:
WN=A/[c(0.5Ca2++0.5Mg2++Na+)]
以漏硬为失效点的产水量Wy(L)为:
Wy=A/[c(0.5Ca2++0.5Mg2+)]
增加的产水量ΔW(L)为:
因此,以漏硬为失效点比以漏钠为失效点增加的产水量与进水中的Ca2+、Mg2+硬度大小有关,与漏钠之后进水中的Na+含量多少无关,但是与漏钠之前进水中的Na+含量多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