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改革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依然面临着艰巨重任。请简要介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一)准备阶段:以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为锚(1996—2003年)该阶段的核心是实现外币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为信贷市场做准备。
(二)发展阶段:先贷款后存款(2004—2013年)该阶段的核心是实现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并着手布局存款利率市场化。
(三)全面开放:专攻存款利率(2013—2015年)该阶段的核心是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四)最终深化阶段:实现利率并轨(2015年至今)该阶段的核心是实现利率并轨这一终极目标。要实现利率并轨,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要培育市场化利率体系,政策目标利率反应敏感从而确保施政行之有效。
第二,要逐步放开对存贷款利率浮动程度的管制。
第三,要培育关键政策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走廊机制,从而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关键政策利率为基础,以市场基准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金融发展需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现代租赁机构不仅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银行、保险、证券一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保障。
咨询业务不属于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
( )属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进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附件的内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下列( )类型机构。
金融服务实体至少包括( )方面的内容。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 )。
( )属于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
对中国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描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