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监管中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有哪些?
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一般包括资本充足率监管、资产流动性监管、业务经营范围监管、贷款风险控制、外汇风险管理、准备金管理和存款保险。
1.资本充足率监管
充分合理的资本金是金融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基本条件;
指标要求:充足的资本金有利于金融机构在发生意外损失时弥补流动性不足,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5%的规定成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最基本的标准。
2.资产流动性监管
资产流动性监管即要保证资产与负债具有必要的流动性,确保金融机构在正常条件下的清偿能力。
3.业务经营范围监管
业务经营范围监管是指为了分散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对金融机构作出经营业务范围规定。业务专一化可以避免混业经营的不利影响。
4.贷款风险控制
(1)严格限制大额贷款;
(2)对行业或部门集中贷款的控制。
5.外汇风险管理
目的:是使国际收支与汇率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贸易项目管理、非贸易项目管理、资本项目管理、汇率管理、黄金管理等。
6.准备金管理
适时适度调整准备金既可防止商业银行资产过度扩张,又可以保证金融机构有足够清偿能力。
7.存款保险管理
存款保险制度要求经办存款的机构根据存款额大小、期限的不同,按照一定比率交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投保的存款机构不能支付储户存款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向储户支付,以保护存款人利益。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金融发展需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现代租赁机构不仅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银行、保险、证券一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保障。
咨询业务不属于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
( )属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进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附件的内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下列( )类型机构。
金融服务实体至少包括( )方面的内容。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 )。
( )属于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
对中国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描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