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双支柱”调控框架中建立宏观审慎政策的相关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要求。
(1)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通过这个体系来评估金融机构是否达到了宏观审慎的要求。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指标: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等。
(2)针对跨境资本流动要有宏观审慎的考虑。资金的流入、流出有的时候会产生“羊群行为”,有的时候会产生非理性的恐慌,要考虑实施宏观审慎政策。
(3)住房金融的宏观审慎政策。房贷首付比可以进行逆周期的调节。各国的首付比都不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首付比例也不同。针对首次购房还是第二次购房等也可以有差异化的措施。
(4)探索对金融基础设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清算、支付、托管等,对这些基础设施也要有宏观审慎的考虑。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金融发展需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现代租赁机构不仅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与银行、保险、证券一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保障。
咨询业务不属于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
( )属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进展。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附件的内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下列( )类型机构。
金融服务实体至少包括( )方面的内容。
金融创新主要包括( )。
( )属于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
对中国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描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