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坡面与水平面夹角45°。该建筑釆用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中心线与柱截面中心线重合,方案设计时,靠近边坡的边柱截面尺寸取500mm×500mm,基础底面形状采用正方形,边柱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1~7图所示,基础及其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无地下水,不考虑地震作用。
假定,结构安全等级一级,基础宽度b=2.5m,基础有高度h0=545mm。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独立基础底板在柱边处的正截面穹弯矩设计值M=180kN·m,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钢筋采用HRB400(fy=360N/mm2)。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基础受力钢筋釆用下列何项配置最为合理?( )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2条可知,在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时:
根据第8.2.1条第3款规定,最小配筋率要求不应小于0.15%。
根据附录U第U.0.2条式(U.0.2-1),对其宽度进行等效计算,即:
Asmin=ρminbh=0.15%×1802.75×600=1622.5mm2>1121.3mm2,应取用最小配筋面积为1622.5mm2,布置钢筋。选项A的钢筋间距大于200mm,不可行;选项B的配筋面积1696.5mm2;选项C的配筋面积为1922.7mm2;选项D的配筋面积为2000.7mm2。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受力钢筋配置。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2条规定,计算As;
②根据第8.2.1条第3款规定,确定最小配筋率;
③根据附录U第U.0.2条式(U.0.2-1),对基础宽度进行等效计算,然后计算Asmin,与As进行比较,取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