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拟建设一条从A 市到B 市、双向8 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70亿元,公路全长230 km , 设计行车速度120 km/h,路基宽28 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2 座(其中1 座跨C 河大桥〉和大桥l 座,设置3 个收费站和5 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11 dB(A) 。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 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大桥下游7 krn 处有D 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 市和B 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 ,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6. 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
(1)工程涉及的2 座特大桥梁和l 座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水中墩的数量、规模及其施工方式。
(2) 高填方路段的占地类型和数量,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
(3) 边坡防护:主要为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
(4) 主要取土场设置和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沙石料场情况;
(5) 营运期永久占地及施工期临时征用土地的数量及其他基本情况等。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
(1)评价区的生态现状:沿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类型、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功能规划。森林覆盖率、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调查,有无珍稀濒危受保护植物物种。沿线气候特征、土壤状况、地形地貌水文情况及地下水文分布调查。
(2) 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名称、种类、保护级别、数量及生存状况,包括食源地、栖息地、繁殖场所、迁徙路线等是否受工程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工程建成后的发展趋势。河流水生生态结构类型和保护状况,有无珍稀濒危鱼类及经济鱼类,有无" 三场"分布等;沿线水源地及取水口保护和规划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等。
( 3 )评价区现存的环境问题。包括森林功能退化、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水土流失、泥石流明塌滑坡等现象发生的区域和范围。保护物种种群面临的生态压力和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动物种群的影响和干扰,指出相关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井简述理由。
答: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
理由:江济高速公路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 ~ 11 dB(A) ,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 余个村庄,涉及人口众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且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 2.4-2009 )的规定,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为一级。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 (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交叉口、道桥数量:
(2 )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车型:确定沿线村庄与公路的相对位置、距离及高度差:
(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声传播障碍物(如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形高差等以及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资料;
(4) 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 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楼房层数、现状背景噪声和拟采用的评价标准等。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答:保护耕地的措施主要有:
(1)合理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临时占地选址也应尽可能避开耕地。
(2) 以桥代路,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少占用耕地。
(3) 保留表层土壤,对于临时占用耕地,建设完工后及时回填表土,复垦为耕地。
(4) 合理设置取、弃土场位置。
(5) 充分利用A 市及B 市电厂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内取土。
6. 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答: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如下:
(1)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应急水池。当发生事故后及时切断桥面径流与河流的导排关系,将事故废水全部收集到应急水池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河流;
(2) 设置防撞护栏:
(3) 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
(4) 在桥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运输危险品的机动车辆车身侧面需印有统一的标志:
(5) 限制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速度;
(6) 加强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运输管理,颁发"三证" (驾驶证、押运证、准运证)方可运输危险品,并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
(7) 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8) 有货物滴漏遗撒或危险化学品的超载车辆禁止上桥,防止滴漏遗撒货物因雨水冲刷造成C 河污染;
(9) 公安部门、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可以为危险化学品车辆指定特殊的行驶路线,使其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
【专点分析】
公路项目为历年案例分析考试必考的行业案例,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应当对公路项目有足够的重视。公路项目一般的主要考点为生态影响、声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
本题是根据2008 年真题改编而成的。2012 年又考过一次类似的考题,考点亦有雷同。
1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举一反三: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应当把握如下要点:
(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工程分析中必须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施工期还是运营期的,直接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
(2) 重点工程明确: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 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和运营方式等。-般还应将其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
(3 ) 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期(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期、设备退役期和渣场封闭期〉。
2. 请说明该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判定坪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2)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与调查。
考生在回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类问题时,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环境》中的内容并结合考题背景来回答。
3. 请确定该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井简述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3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坪价范围"。
举一反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 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9 年12 月23 日颁布,于2010 年4 月1 日正式实施。"新"导则与"旧"导则的区别之一为:建设项目规模不再作为评价等级的判据。请广大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熟读新导则的各项条款。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5.2 "评价等级划分"和6.1 ."评价范围的确定"规定:
4. 评价运营期噪声影晌,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 8. 1. 3" 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中规定:
5. 请阐述6 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 )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6. 桥梁运营期的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 2 )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
举一反三1
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路风险考题首次出现是在2006 年的公路案例考题中, 其涉及了公路经过跨河桥梁时应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桥梁段时发生事故的环境风险的问题。而2007 年公路案例考题,其中一问要求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2008 年又考了相似的内容,可见对水环境风险的关注。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应给出( )等项内容。
以下应列为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有( )。
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
依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按照“三挂钩”机制中关于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要求,某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联动要求是( )。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的内容包括( )。
依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对优化空间布局的认识正确的是( )。
依据《规划环评条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主要包括( )。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以下哪些类别(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建设的项目有( )。
生活垃圾填埋场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