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案例分析->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

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5km,双向四车道,其中KⅠ段(K0-K62)长62km,位于平原微丘区,设计车速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6m;KⅡ段(K62-K95)长33km,位于山岭重丘区,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公路在K75建设1座桥长300m的大桥跨越青龙河,在K87-K94建设1座7km特长隧道,隧道在K90设置1个通风竖井(衬砌后竖井内径为6m,井深为280m),竖井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开挖,从井口出渣,井口至已有二级公路建设3.5km施工便道。2014年和2020年设计车流量分别为KⅠ段8000pcu(标准小客车,辆)/d、14000pcu/d,KⅡ段7000pcu/d、12000pcu/d。

环评报告书中记载的公路沿线基本情况概述为:公路KⅠ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Ⅱ段以山区林木植被为主;青龙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桥址下游5km处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特长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覆盖度较高,隧道出口(K94)附近有河溪及水田;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共有29个声环境敏感点,全部为村庄。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在2020年设计车流量条件下,有10个村庄声环境质量超标,应采取声屏障措施;位于公路K33的M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预测声环境质量达标,不设置声屏障。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采取措施减缓隧道施工排水对农田的影响,对山顶植被实施生态监测;对预测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村庄采取声屏障等措施;跨河桥梁路段应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泄漏措施。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试运行阶段车流量KⅠ段6500pcu/d,KⅡ段4500pcu/d;为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改移K82-K85约3km路段线位,最大改移距离330m,声环境敏感点由2个增至4个,其中,新增P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特长隧道施工期间产生的涌水量较环评预测水量显著增加;根据图纸,跨青龙河桥梁已设置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按环评要求在河岸基岩上设置了200m3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底板高程95m,桥址处设计防洪水位90m;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了事故应急设施。

验收调查单位制定噪声验收监测计划时,认为P村庄与M村庄距公路路肩距离一致,可以类比M村庄的监测结果,不需要开展P村庄的噪声验收监测。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给出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是否正确?列举理由。指出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说明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包括:

(1)除P村庄外,其他3处敏感点与公路路肩的距离。

(2)各敏感点与公路的高差、与公路之间植被等地貌情况。

(3)各敏感点房屋布局及所处功能区,包括分别处于4类区和2类区或1类区的房屋数量与布局、房屋结构、朝向等。

(4)建设单位是否针对起标的敏感点采取了降噪措施等。(1)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不正确。

(2)理由①M村庄位于KⅠ段,P村位于KⅡ段,试运行阶段车流量不同;②M村庄、P村庄的植被覆盖、地形地貌、设计车速、路基宽度、相对高差等不一致。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

(1)特长隧道排水对山顶植被的影响,核实是否落实生态监测方案。

(2)特长隧道排水是否对农田造成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情况。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事故池的容积、高程是否与环评批复一致。

(2)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建设情况。

(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定制情况及定期演练情况。

(4)事故应急设施的配套情况。

(5)是否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措施。

(6)试运营期存在问题或者风险,是否提出改进措施。

更新时间:2022-01-22 17:5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应给出(  )等项内容。

  • A.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 B.污染物源强核算
  • C.项目周围污染源的分布及源强
  • D.清洁生产水平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以下应列为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有(  )。

  • A.水田
  • B.桉树林
  • C.竹林
  • D.稀树灌木林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

  • A.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规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B.监督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监督企业各污染物排放口的排放状况
  • C.建立企业环境保护档案
  • D.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正常进行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按照“三挂钩”机制中关于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要求,某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联动要求是(  )。

  • A.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当明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 B.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当将“三线一单”相关管控要求作为规划调整建议的内容
  • C.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当提出所含建设项目环评的简化清单
  • D.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当对于需在项目环评阶段深入论证的,应提出论证的重点内容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的内容包括(  )。

  • A.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 B.验收意见
  • C.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 D.设计条件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对优化空间布局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 B.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 C.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
  • D.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要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企业的设立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规划环评条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主要包括(  )。

  • A.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 B.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C.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 D.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以下哪些类别(  )。

  • A.优先保护类
  • B.安全利用类
  • C.严格管控类
  • D.禁止利用类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建设的项目有(  )。

  • A.旅游饭店
  • B.主题公园
  • C.网箱养鱼
  • D.水泥粉磨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  )。

  • A.煤矸石堆场
  • B.农作物秸秆堆放场
  • C.生活垃圾填埋场
  • D.污水处理厂污泥填埋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