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案例分析->某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拟建设硫酸铜生产项目,年利用印刷线路板企业

某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拟建设硫酸铜生产项目,年利用印刷线路板企业含铜蚀刻废液3.0×103t。项目以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为原料,生产硫酸铜。副产品为氯化铵。生产工艺见如图所示,年生产300d。

环评案例分析,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基础知识

 经初步工程分析,蒸发浓缩工序日处理含15%氯化铵滤液100t,可得到含39.9%氯化铵浓缩液37.5t。蒸发浓缩产生的蒸气冷凝水经离子交换处理后排入A河,离子交换去除氯化铵的效率为97%。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原辅料分别以常压储罐(管道收发)方式存放在厂区原料仓库内,原料仓库为通间。

  项目位于A河沿岸,8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河流为单向河流,河流顺直,水环境功能为Ⅲ类。

  (注:外排废水中氯化铵与氨氮的转化比为:氯化铵∶氨氮=53.5∶14,假定废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氨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为15mg/L,二级标准为25mg/L。)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出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贮存还应采取的措施。

2.绘制“浓缩蒸发,离子交换”工序的氯化铵平衡图(单位kg/d)。

3.给出“反应”工序废气净化可采取的措施。

4.分析外排废水氨氮的达标排放情况。

5.指出本项目环境风险源及风险事故。

6.为评价本项目对A河的影响,还应调查哪些内容?

7.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渣可否进入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8.“反应”工段进入“处理”的废水应主要监测哪些指标?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贮存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1)贮存地地面采用防渗处理,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地面无裂隙;

  (2)贮存处有渗滤液收集装置,有气体收集、净化和导排装置;

  (3)仓库周围设有围堰和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4)厂区设有事故池,对泄漏的液体进行收集;

  (5)注意管道防渗防漏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6)应分别单独贮存,不应集中堆在同间的仓库内;

  (7)设置明显的标识并加强管理。

2.“浓缩蒸发,离子交换”工序的氯化铵平衡图如图6-2所示。

环评案例分析,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基础知识

[注:括号内为氯化铵含量(kg/d)]

  具体计算过程为:

  ①滤液中NH4Cl的含量为:100×15%×1000=15000(kg/d);

  ②浓缩液中NH4Cl的量为:37.5×39.9%×1000=14962.5(kg/d);

  ③蒸汽冷凝水中NH4Cl的量为:15000-14962.5=37.5(kg/d);

  ④离子交换柱中NH4Cl的吸附量为:37.5×97%=36.375(kg/d);

  ⑤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出水中NH4Cl的量为:37.5-36.375=1.125(kg/d)。

3.(1)工艺流程图中并未标示有气体产生,但根据题意,这类废物处理工序多采取酸提、酸浸,而且本反应工序有硫酸(H2SO4)加入,所产生的气体多呈酸性。

  (2)对于酸性气体一般采取碱吸中和法,即碱液(如NaOH溶液)喷淋或水喷淋吸收。

4.(1)外排废水量:100-37.5=62.5t/d=62.5m3/d。

  (2)根据第2小题的结果计算,排放废水中氯化铵的量为1.125kg=1.125×106mg。

  (3)由于氯化铵与氨氮的转化率为:氯化铵∶氨氮=53.5∶14,则废水氨氮浓度=1.125×103÷62.5×(14/53.5)=4.71mg/L。

  (4)项目所处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废水中氨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一级标准15mg/L,故外排废水氨氮达标排放。

5.本项目环境风险源主要是原料仓库、由生产厂家至本企业的原料运输设施(车辆或管道)、厂内输送原料输送管道。

  项目风险主要是由于作为原料的危险废物发生泄漏,包括原料储存设施发生泄漏、原料运输设施发生事故、厂内输送管道发生泄漏。

6.评价本项目对A河的影响,还应调查的内容包括:

  (1)本项目与A河的相对位置与距离。

  (2)A河水文情势等自然环境特征(或河宽、水深、比降、水位、流量、流速、水温以及A河所汇河流或其本身上下游有无其他支流的汇入等)。

  (3)河流的使用功能及现状利用情况。

  (4)河流水质及水生生物状况。

7.(1)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渣不可以进入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2)理由: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垃圾焚烧飞灰、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未经处理的粪便、畜禽养殖废物、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该沉淀渣中含有重金属污染物,应单独处置。

8.“反应”工段进入“处理”的废水应主要监测的指标有:pH、SS、COD、SO42-、Cu、Pb、Zn、Cd、Cr6+、Hg、As等。

更新时间:2022-01-18 13:0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防控重点不包括(  )。[2013年真题]

  • A.重点区域
  • B.重点污染物
  • C.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 D.重点行业和企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地轮船公司在乙地码头拟对该公司油轮的货油舱进行清洗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船舶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该轮船公司应当制定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并报(  )批准。[2016年真题]

  • A.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B.码头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C.公司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D.码头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  )。

  • A.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B.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C.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 D.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后造成了重大环境影响,该市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开展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将评价结果报告(  )。[2010年真题]

  • A.国务院
  • B.省人民政府
  • 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 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 A.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
  • B.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 C.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
  • D.全面推进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应配套建设(  )。[2006年真题]

  • A.集中供热管网
  • B.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体系
  • C.脱硫和除尘装置
  • D.脱氮和中水回用系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农药制造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建设单位应当组织(  ),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2006年真题]

  • A.专家论证
  • B.公众听证
  • C.环境影响后评价
  • D.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下列关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7年真题]

  • A.依法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刚性约束
  • B.对已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相应环评内容
  • C.项目环评中发现规划实施造成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应及时反馈规划编制机构
  • D.对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各类管理清单清晰可行的产业园区,降低园区内环评文件的类别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 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 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 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 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划定保护区。[2010年真题]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 C.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