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案例分析->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X10^6t/a,服务年限

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X 10^6t/a,服务年限25 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为:井简直径5.2 m,井口标高31 m ,井底标高-520m。

矿山开采范围5 km2 ,开来深度-440 ~-210 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运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 km 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 km 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 85%送充填站, 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敷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 河(水环境功能为III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地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I 类-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GB 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附近,总库容2 X 10^6 m3 ,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 km 处,占地面积80 hm2 ,堆高10m,总库容7.5X 10^6 m3 ,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 ~ 1 000 m 范围内有4 个村庄,其中B 村位于南侧200m , C 村位于北侧300m , D 村位于北侧500m , E 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 村和C 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 ~40m ,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 个30~50 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1~10 m; 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 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 m 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

【问题】

1. 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 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 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说明理由。

4. 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5. 给出该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 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井说明理由。

答: (1)表土、废石处置措施不合理,因为表土、废石均可综合利用:

(2) 废石场建设方案不合理,因为在副立井附近建设废石场可能会导致副立井拥塌,影响副立井使用。

2. 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答: (1)影响环节:掘进、凿壁。

(2) 对策措施:掘进、凿壁过程及时对井壁进行止水防堵处理。

3. 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答: (1)不能确定。

(2) 理由: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的安全防护距离来确定是否需要搬迁。

解答二:

(1)不满足环保要求。

(2) 理由:考虑到尾矿库库容较大,易发生溃坝风险事故,影响半径可能达到1500m 以上, D 村、E 村也要环保搬迁。

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答: (1)优化敷设设计方案。

(2) 优化线路设计方案。

(3 )选用优质管材,管线敷设地段上方设置警示标志,设专人巡视,防止人为破坏。

(4) 制订应急预案。

5. 给出该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6) ,该项目选矿厂应进行地下水三级评价,至少布设3 口水质监测井;废石场应进行二级评价,至少布设5 口水质监测井:尾矿库应进行一级评价,至少布设7 口水质监测井。监测井主要监测潜水层水质,具体布设如下:在选矿厂地下水环境上游布设l 口水质监测井,下游布设2 口水质监测井;在废石场地下水环境上游布设l 口水质监测井,废石场两侧各布设1 口水质监测井,下游布设2 口水质监测井;由于选矿厂与废石场位置相距较近,可适当共用水质监测井。在尾矿库地下水环境上游布设l 口水质监测井,尾矿库两侧靠村庄位置各布设l 口水质监测井,尾矿库下游及下游村庄布共设4 口水质监测井。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4 年案例分析考试试题改编而成, 需要考生认真体会,综合把握。

1. 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井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4 ) 分析废物处理处置合理性"。

本题铁矿山采用地下开采, 产生的表土及废石应尽量考虑回填。废石场选址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 要求。本题废石场位置应该在圈定的矿石开采移动境界线之外,远离采矿设施( 副立井)等。

举一反三:

I 类场选址要求:

(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 厂界距居民集中区距离由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4)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 )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6) 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I 类场选址的其他要求: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2.说明矿井施工影晌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六、坏境保护措施分析( 1υ) 分析污染拉制措施的才技支术经济可行性"

本题考查的是矿井施工期间对地下水影响的主要环节。主要是掘进、凿壁过程中穿越含水层,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

3. 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4 )分析废物处理处置合理性"。依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 -2001 )等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一般工业国体废物贮存场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因此,不能确定搬迁村庄的距离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4. 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 2 )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

主要从路线布置、管线选材、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的角度考虑。本题与"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3 化学原料药改扩建项目"第5 题类似。

5. 给出该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本题与"五、社会服务类案例5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第7 题类似。

更新时间:2022-01-03 04:3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防控重点不包括(  )。[2013年真题]

  • A.重点区域
  • B.重点污染物
  • C.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 D.重点行业和企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地轮船公司在乙地码头拟对该公司油轮的货油舱进行清洗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船舶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该轮船公司应当制定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并报(  )批准。[2016年真题]

  • A.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B.码头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C.公司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D.码头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  )。

  • A.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B.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C.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 D.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后造成了重大环境影响,该市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开展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将评价结果报告(  )。[2010年真题]

  • A.国务院
  • B.省人民政府
  • 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 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 A.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
  • B.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 C.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
  • D.全面推进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应配套建设(  )。[2006年真题]

  • A.集中供热管网
  • B.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体系
  • C.脱硫和除尘装置
  • D.脱氮和中水回用系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农药制造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建设单位应当组织(  ),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2006年真题]

  • A.专家论证
  • B.公众听证
  • C.环境影响后评价
  • D.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下列关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7年真题]

  • A.依法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刚性约束
  • B.对已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相应环评内容
  • C.项目环评中发现规划实施造成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应及时反馈规划编制机构
  • D.对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各类管理清单清晰可行的产业园区,降低园区内环评文件的类别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 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 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 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 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划定保护区。[2010年真题]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 C.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