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评案例分析->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3月获得批复。该工程

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年3月获得批复。该工程已试运行3个月,现对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该工程处于半干旱地区,区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零星分布有湿地,有少量天然草本植物,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工程开发面积32km2,设计产能2.0×105t/a。敷设地下集油管线长度140km,建设联合站3座,全年生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联合站废水COD的排放总量为11t/a。

  联合站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月均排放废水1.5×104m3。出水COD实测浓度70mg/L,出水排入一天然湿地。湿地与一河流连通,河流为Ⅲ类水体。COD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L。经测算,天然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约36d,COD的去除率为20%。联合站设2×2.8MW燃油锅炉,1用1备。锅炉房烟囱高35m,实测SO2排放量为420mg/m3。

  联合站东边有一村庄,两者相距90m。村庄最高建筑物高15m,距离锅炉房烟囱最近距离130m。

  [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燃油锅炉浓度限值为900mg/m3,装机总容量为(2.8~7)MW的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35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锅炉房SO2排放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应如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评价联合站废水排放达标情况。

4.指出评估集油管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应开展的现场调查工作。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 锅炉房SO2排放满足环保要求。理由如下:

  (1)锅炉SO2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要求包括:①实测SO2排放浓度为420mg/m3;②过量空气系数为1.2;③换算排放浓度504mg/m3,小于燃油锅炉SO2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900mg/m3;

  (2)锅炉房烟囱高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要求包括:2×2.8MW燃油锅炉烟囱高35m,装机总容量5.6MW<7MW,标准规定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35m;

  (3)锅炉房烟囱高度还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其他要求:该标准规定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建筑物时,其烟囱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村庄距离锅炉房烟囱最近距离130m,村庄最高建筑物15m,35m>18m,满足上述规定。

2. (1)竣工验收调查应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本项目2006年环评获得批复,其噪声影响评价执行的是《城市区域环境影响标准》,因此,竣工验收调查仍应执行环评时的该标准。)

  (2)《声环境质量标准》可作为校核标准或验收后的达标考核。(由于《声环境质量标准》已替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验收调查在执行原标准的同时,还应以新标准对本项目的噪声影响进行进一步的校核或达标考核。)

  (3)符合旧标准,同时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则符合环保要求;符合旧标准,但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则不影响其验收,但应在验收后进行整治,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3.评价联合站废水排放达标情况如下:

  (1)联合站废水排放COD实测浓度为70mg/L,小于COD排放浓度限值100mg/L,排放浓度达标;

  (2)COD排放总量为:1.5×104×12×103×70×10-9=12.6t/a,大于批准的总量11t/a,总量不达标;

  (3)天然湿地为重要的生境和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不能视为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企业不经环境保护或湿地主管部门同意将污水排放天然湿地是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违法行为。

  因此,联合站废水排放不达标。

4.通过现场调查,主要核查(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有关部门审查、批复要求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管线沿线是否采取分层回填的方式,特别是穿越农田区的土壤层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不影响农作物耕作和生长;调查穿越草地段的植被恢复情况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土壤利用与保护、植物种类是否选择浅根系的当地物种、植物恢复密度、生物量及生长情况等。

  (2)调查穿越湿地段的方式及是否造成湿地分割、破坏,阻隔湿地水力联系,是否造成湿地萎缩,调查采取的措施是否可行。

  (3)调查工程建设时各类临时占地的整治与恢复情况,包括当时的施工便道、临时场地的土地与植被的破坏面,或弃土弃渣场。

  (4)调查采取的防止漏油等风险措施的可行性,如穿越农田、湿地区是否设置了截止阀等。

  (5)调查沿线采取的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

  (6)调查方法采取现场踏查、遥感、样方调查、拍照、走访等方式。

更新时间:2022-01-15 03:15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防控重点不包括(  )。[2013年真题]

  • A.重点区域
  • B.重点污染物
  • C.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 D.重点行业和企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地轮船公司在乙地码头拟对该公司油轮的货油舱进行清洗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船舶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该轮船公司应当制定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并报(  )批准。[2016年真题]

  • A.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B.码头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
  • C.公司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D.码头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  )。

  • A.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B.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全国重要的创新区域,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 C.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 D.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后造成了重大环境影响,该市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开展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将评价结果报告(  )。[2010年真题]

  • A.国务院
  • B.省人民政府
  • C.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 D.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

  • A.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
  • B.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 C.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
  • D.全面推进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新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应配套建设(  )。[2006年真题]

  • A.集中供热管网
  • B.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体系
  • C.脱硫和除尘装置
  • D.脱氮和中水回用系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农药制造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建设单位应当组织(  ),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2006年真题]

  • A.专家论证
  • B.公众听证
  • C.环境影响后评价
  • D.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下列关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7年真题]

  • A.依法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刚性约束
  • B.对已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相应环评内容
  • C.项目环评中发现规划实施造成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应及时反馈规划编制机构
  • D.对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各类管理清单清晰可行的产业园区,降低园区内环评文件的类别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 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
  • 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 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 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划定保护区。[2010年真题]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 C.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