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省拟在L县新建2×1000MW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厂址所在地形为丘陵,距L县规划边界约9km。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及厂区平面布置见图4-2。工程供水水源为L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和P水库,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正常运行情况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率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两台炉合用一座240m烟囱;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0.479t/h,NO22.71t/h,烟尘0.213t/h。经预测,SO2最大地面浓度为5.559μg/m3,NO2最大地面浓度为30.57μg/m3,NO2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为20km,烟尘最大地面浓度为2.27μg/m3。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灰场属山谷灰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3.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时共布设了6个点,请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1. 新建2×1000MW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工程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率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规定,所以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值如下:
①SO2二级标准年平均0.06mg/m3,日平均0.15mg/m3,小时平均0.5mg/m3;
②NO2二级标准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小时平均0.24mg/m3;
③TSP二级标准年平均0.20mg/m3,日平均0.30mg/m3。
(2)根据SO2、NO2和TSP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11%、12.7%和0.25%,取污染物中Pi最大者NO2,虽然NO2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为20km>5km,但PNO2=12.7%<80%,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二级。
(3)因此,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A村庄、B镇、自然保护区和区政府的大气污染情况都应进行预测。
3.合理。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为二级,对于二级评价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
4.(1)露天煤场不合理,厂界南边480m输水渠,运煤公路布置距输水渠太近。图1没有风向,看图上的布置,西边的自然村距离冷却塔太近,噪声的扰民问题可能显得突出。
(2)调整意见:①将煤场往自然村的下风向安置;②将噪声污染重的车间和设备远离自然村,靠近农田,减少噪声扰民的问题;③在厂区的西边和北边设置绿化带,减少噪声和扬尘。
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的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公式Lp(r)=Lp(r0)-15lg(r/r0)近似计算该线声源的噪声影响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2018年真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公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 )。
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线采用地下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该项目声源降噪措施的有( )。
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当建设项目涉及下列( )时,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 )。(2016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不包括的内容。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临近海域功能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