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井田面积约30km2,含煤地层全区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6层,但硫分大于3%的煤炭资源暂不开采。该煤矿设计可采量为7500万t,设计开采煤层总厚度为4.3m,平均采深50~700m。该煤矿开采原煤属于低变质无烟煤,煤中有害元素砷含量较低。原煤经洗选后主要产品为电煤,该矿井瓦斯平均涌出量30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设有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站,矿井投产初期,瓦斯作为工业场地锅炉和生活燃料,后期用于发电。该项目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车间和1000m铁路专用线。矿井服务年限60年。配套建设生产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建设总投资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000万元。
该煤矿位于云贵高原,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多样。评价范围内井泉较多,其中一部分为饮用水源功能的井泉。该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风速为1.5m/s。井田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2.如何对地表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如何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4.简述该项目的环境风险?
1.该项目的评价重点包括:
(1)产业政策与相关规划相容性分析;
(2)工程分析;
(3)矿井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5)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6)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和综合利用。
2.地表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下:
(1)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项目相应指标与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提出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方案应具体,有可操作性;
(2)从水质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污水外排对地表水体的环境影响;
(3)从水量角度评价采煤对地表水体水量的影响,论证防水煤岩柱留设的合理性。
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 ,
3.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应主要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程度进行考虑。
(1)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可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
(2)对井田采区或开采巷道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要按设计规范留设足够宽度的防水煤岩柱,确保采煤不对这些敏感地段产生明显的影响。
4.该项目的环境风险包括:
(1)煤矸石堆场遇洪水溃坝问题,云贵高原土石山区采煤后引发的岩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2)露天矿大型排土场的滑坡风险;
(3)岩溶区的煤层底板突水对附近地表或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引发的社会问题;
(4)煤矸石堆放自然的风险;
(5)瓦斯综合利用设施的爆炸风险预防等。
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的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公式Lp(r)=Lp(r0)-15lg(r/r0)近似计算该线声源的噪声影响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2018年真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公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 )。
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线采用地下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该项目声源降噪措施的有( )。
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当建设项目涉及下列( )时,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 )。(2016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不包括的内容。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临近海域功能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