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由主楼和辅楼组成,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签订了施工合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9-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重新调整了地基处理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乙方为此增加费用5万元,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d。
事件2:辅楼施工时,甲方提出修改设计,乙方按设计变更要求拆除了部分已完工程,重新施工。造成乙方多支付人工费1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用2万元,辅楼工期因此拖延7d。
事件3:主楼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停工,主楼工期拖延7d,费用增加6万元。
问题
1.原施工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哪些?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件事,乙方如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索赔是否成立?请简述理由。
3.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是多少天?费用为多少元?
1.利用逐条线路对比法确定:
①→②→③→④→⑤的持续时间为(70+112+42+77)d=301d
①→②→③→⑤的持续时间为(70+112+98)d=280d
①→②→④→⑤的持续时间为(70+98+77)d=245d
所以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关键工作是:基础工程、主楼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计划工期是:301d。
2.索赔是否成立的判断及理由
事件1:工期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责任不在乙方,经过了甲方批准,而且基坑开挖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变化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不能合理预见的,本事件责任不在乙方。
事件2: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因为辅楼工程不在关键线路上,有56d的总时差,大于工期拖延7d。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设计的修改是由甲方提出的,对于乙方多承担的费用理应给予补偿。
事件3:工期、费用索赔均不成立。理由:因为施工机械故障是因为乙方自身的原因,例如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甲方没有责任,所以工期、费用索赔申请均不成立。
3.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3d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费用:(5+1+2)万元=8万元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和工程质量保修期的监理工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
政府投资的某工程,某监理单位承担了该工程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任务,该工程采用无标底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工程实施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某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某办公楼由主楼和辅楼组成,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签订了施工合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9-1所示。
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000m2,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
某项工程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估算工程量为5300m3,全费用单价为180元/3。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7-4所示(时间单位:月),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位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7-22,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7-5所示。
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建筑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停工,机械补偿费为200元/台班,人工补偿费为50元/工日;总工期为120d;竣工时间提前奖励为3000元/d,误期损失赔偿费为5000元/d。经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7-3所示(单位:d)。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500m2。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工期约定为20个月。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了该工程项自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且绘制出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如图6-13所示(单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