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年年末,甲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时对如下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资料一:2×20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将自产的 A 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企业职工,其中给予行政管理部门职工 100 台,给予生产部门职工 500 台。该批 A 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0.4 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0.6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2×20 年 10 月 1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47.8
制造费用 239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6.8
借:应付职工薪酬 286.8
贷:库存商品 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8
资料二:2×20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 B 产品 1000 件,产品已经发出,每件成本为 0.5万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按每件 0.8 万元对外销售,甲公司按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的 8%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代销清单,注明已售出 B 产品 400 件,乙公司对外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32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41.6 万元。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一张相同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扣除手续费 25.6 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后的净额与乙公司进行了结算。甲公司对上述业务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2×20 年 12 月 1 日:
借:应收账款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
贷:库存商品 500
2×20 年 12 月 31 日:
借:银行存款 336
销售费用 25.6
贷:应收账款 3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1.6
资料三: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约定 2×21 年 2 月 1 日以每件 4 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丙公司 1500 件 C 产品。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库存 C 产品 2000 件,单位成本为 3.8 万元,市场价格为每件 3.5 万元。预计销售每件 C 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 0.1 万元。2×20 年 12月 31 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C 产品成本=2000×3.8=7600(万元)
C 产品可变现净值=1500×(4-0.1)+500×(3.5-0.1)=7550(万元)
C 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7600-7550=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上述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一,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0 月 1 日发放产品福利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二,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2 月 1 日和 2×20 年 12 月 31 日委托代销安排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三,判断甲公司 2×20 年 12 月 31 日对 C 产品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因为这些项目在取得时已按取得时即期汇率折算,从而构成这些项目的历史成本,如果再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就会导致这些项目价值不断变动,从而使这些项目的折旧、摊销和减值不断地随之变动,这违背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与这些项目的实际情况不符。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 )。
企业在进行商业信用定量分析时,应当重点关注的指标是( )。
下列各项中,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的是( )。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
某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为了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决定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是( )。
一般而言,与融资租赁筹资相比,发行债券的优点是( )。
经营杠杆能够扩大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
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 )。
下列关于趋势预测分析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