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真题)某企业为上市公司,2×17年财务报表于2×18年4月30日对外报出。该企业2×18年日后期间对2×17年财务报表审计时发现如下问题:
资料一:2×17年末,该企业的一批存货已经完工,成本为48万元,市场售价为47万元,共200件,其中50件签订了不可撤销的合同,合同价款为51万元/件,产品预计销售费用为1万元/件。企业对该批存货计提了200万元的减值,并确认了递延所得税。
资料二:该企业的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但是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企业2×17年按照税法年限对其计提了摊销120万元。
其他资料: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10%的比例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要求:判断上述事项处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并编制会计差错的更正分录。
资料一,处理不正确。理由:同一项存货中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应该分别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有合同部分:每件存货可变现净值=51-1=50(万元),大于单位成本48万元,未发生减值,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每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47-1=46(万元),小于单位成本48万元,发生减值,需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8-46)×(200-50)=300(万元)。
综上,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25
借:盈余公积 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资料二,处理不正确。理由: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会计上无需计提摊销。
更正分录:
借:累计摊销 1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3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贷:盈余公积 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1
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 )。
企业在进行商业信用定量分析时,应当重点关注的指标是( )。
下列各项中,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的是( )。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表明()。
某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为了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决定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是( )。
一般而言,与融资租赁筹资相比,发行债券的优点是( )。
经营杠杆能够扩大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
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 )。
下列关于趋势预测分析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