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20×5年4月,与原材料相关的业务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000元(共2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800元,增值税额257.4元,进口关税为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3)8日,签订购买原材料合同时采用“贴花法”交纳的小额印花税10.8元。10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000元,增值税额4680元,装卸费1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10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5)18日,持银行汇票80000元购入A材料5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500元,增值税额为643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包括制造费用100元。
(7)25日,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B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0.52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8)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甲公司生产领用A材料8000公斤。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购进货物发生的下列相关税费中,应计入取得存货成本的有( )。
进口商品的关税、采购时发生的装卸费应计入到存货的成本中。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记入存货成本;采购材料发生的印花税应记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不记入存货成本。
甲因急需用钱,以其价值15000元的相机作抵押,分别向乙借款6000元、向丙借款4000元。甲与乙于1月8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甲与丙于1月9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亦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后因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丙行使抵押权,依法拍卖甲的相机,拍卖所得款9000元。下列关于乙、丙对相机拍卖所得款的分配方案中,正确的是( )。
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台生产设备,乙公司委托其控股的丙公司生产该设备并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使用该设备时发现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下列关于甲公司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下列关于留存收益筹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 9000 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 2400 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 1600万元,该公司长期资金来源金额为 8100 万元,不考虑其他情形,可以判断该公司的融资策略属于( )。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 2000 万元,年利率为 8%,筹资费率为 0.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则该笔借款的资本成本是( )。
朱某对席某的3万元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规定,朱某仍享有( )。
下列事实中,能引起民法上债的发生有( )。
下列( )应当由具有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相关文书应由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签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李某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A公司收入总额为7320445.51元,各税种应缴纳税款803413.14元,已缴纳税款357120.63元,逃避缴纳税款共计446292.51元。2018年4月,A公司所在地税务局稽查局接到A公司原办公室主任黄某的实名举报,遂开始调查本案,后在未通知补缴、未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作出涉税案件移送书,直接移送区公安局立案侦查。A公司在侦查期间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458069.08元。
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均构成逃税罪。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又申请撤回上诉。
关于本案二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张某为甲市税务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17 年 3 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 2017 年至 2018 年间少缴增值税 230 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 10 万元。监察委员会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
张某委托其律师高某作为自己的辩护人。在审查起诉期间,高某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