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018年至202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 2018 年至 2020 年对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8 年 3 月 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805 万元(含相关税费 5 万元)自非关联方取得乙公司 10%的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18 年 12 月 31 日,该项股权的公允价值为 1000 万元。

(3)2019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再以银行存款 2000 万元自另一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 20%的股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乙公司的章程规定,对其具有重大影响,对乙公司的全部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

(4)2019 年 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 11000 万元,其中一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600 万元,账面价值为 500 万元,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除此以外,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

(5)2019 年 4 月,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100 万元,甲公司 5 月份收到股利。

(6)2019 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

(7)2020 年乙公司发生亏损 500 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 200 万元。

(8)20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 3000 万元。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甲公司和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两公司均按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投资收益”账户的累计发生额为( )万元。

  • A.159
  • B.135
  • C.189
  • D.99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D
本题解析:

甲公司“投资收益”账户的累计发生额=-5+200(原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追加投资日转入投资收益)+57(2019 年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按投资时点公允价值调整之后,确认的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153(2020 年乙公司发生的净亏损按投资时点公允价值调整之后,确认的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99(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2018 年 3 月 1 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投资收益 5

贷:银行存款 805

2018 年 12 月 31 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2019 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借:应收股利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股利 3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7[(200-(600-500)/10)×30%]

贷:投资收益 57

2020 年甲公司承担的乙公司亏损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

借:投资收益 153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3[(500+(600-500)/10)×3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60

贷:其他综合收益 60

更新时间:2022-02-05 01:3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下列( )应当由具有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相关文书应由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签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 A.纳税申报代理业务
  • B.一般税务咨询业务
  • C.专业税务顾问业务
  • D.税收策划业务
  • E.纳税情况审查业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朱某对席某的3万元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按照民法规定,朱某仍享有( )。

  • A.诉权
  • B.胜诉权
  • C.受领权
  • D.处分权
  • E.保全权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李某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A公司收入总额为7320445.51元,各税种应缴纳税款803413.14元,已缴纳税款357120.63元,逃避缴纳税款共计446292.51元。2018年4月,A公司所在地税务局稽查局接到A公司原办公室主任黄某的实名举报,遂开始调查本案,后在未通知补缴、未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作出涉税案件移送书,直接移送区公安局立案侦查。A公司在侦查期间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458069.08元。

  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均构成逃税罪。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又申请撤回上诉。

关于本案二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二审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B.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二审应撤销原判,宣告A公司、李某无罪
  • C.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 D.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 E.不得对被告人的刑罚作出实质不利的改判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张某为甲市税务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17 年 3 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 2017 年至 2018 年间少缴增值税 230 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 10 万元。监察委员会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

张某委托其律师高某作为自己的辩护人。在审查起诉期间,高某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

  • A.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 B.向张某调查并核实有关证据
  • C.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会见在押的张某
  • D.提出上诉的权利
  • E.经人民检察院许可,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李某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A公司收入总额为7320445.51元,各税种应缴纳税款803413.14元,已缴纳税款357120.63元,逃避缴纳税款共计446292.51元。2018年4月,A公司所在地税务局稽查局接到A公司原办公室主任黄某的实名举报,遂开始调查本案,后在未通知补缴、未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作出涉税案件移送书,直接移送区公安局立案侦查。A公司在侦查期间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458069.08元。

  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均构成逃税罪。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又申请撤回上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本案上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被告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算
  • B.如本案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确有错误的,应当不予准许
  • C.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不得提出上诉
  • D.被告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0日,从接到判决书之日起算
  • E.如本案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准许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张某为甲市税务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17 年 3 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 2017 年至 2018 年间少缴增值税 230 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 10 万元。监察委员会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

张某的行为涉嫌的罪名有( )。

  • A.受贿罪
  • B.渎职罪
  • C.违法提供免税凭证罪
  •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 E.滥用职权罪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李某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A公司收入总额为7320445.51元,各税种应缴纳税款803413.14元,已缴纳税款357120.63元,逃避缴纳税款共计446292.51元。2018年4月,A公司所在地税务局稽查局接到A公司原办公室主任黄某的实名举报,遂开始调查本案,后在未通知补缴、未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作出涉税案件移送书,直接移送区公安局立案侦查。A公司在侦查期间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458069.08元。

  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均构成逃税罪。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又申请撤回上诉。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A公司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构成逃税罪
  • B.如A公司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则其再次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构成偷税罪
  • C.如A公司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构成逃税罪
  • D.如A公司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E.A公司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构成偷税罪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张某为甲市税务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17 年 3 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 2017 年至 2018 年间少缴增值税 230 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 10 万元。监察委员会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

监察委员会办理此案时,正确的做法有( )。

  • A.讯问张某时应当对全过程录音录像
  • B.若对张某采取留置措施,期限不得超过 1 个月
  • C.对张某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 12 小时以内,通知张某所在单位和家属
  • D.若冻结张某的某银行的存款后查明,该财产与案件无关,应当查明后 3 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 E.对张某住处搜查时,应当出示搜查证,并有张某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李某系A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至2017年期间,A公司收入总额为7320445.51元,各税种应缴纳税款803413.14元,已缴纳税款357120.63元,逃避缴纳税款共计446292.51元。2018年4月,A公司所在地税务局稽查局接到A公司原办公室主任黄某的实名举报,遂开始调查本案,后在未通知补缴、未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作出涉税案件移送书,直接移送区公安局立案侦查。A公司在侦查期间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458069.08元。

  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李某均构成逃税罪。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又申请撤回上诉。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本案一审判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逃税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 B.逃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 C.如本案罪名成立,由于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本案只能对李某判处刑罚
  • D.如本案罪名成立,本案属于单位犯罪,故仅对A公司判处罚金
  • E.如本案罪名成立,本案属于单位犯罪,对A公司判处罚金,对李某判处刑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张某为甲市税务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17 年 3 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 2017 年至 2018 年间少缴增值税 230 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 10 万元。监察委员会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

根据《刑法》规定,构成逃税罪应当具备的要件有( )。

  • A.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
  • B.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不能是个人
  • C.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 10 万元以上
  • D.因逃避缴纳税款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又逃税
  • E.逃避缴纳税款数额特别巨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