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实人觉得守规矩是值得的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对逃票、占座等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提出惩处意见,对“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这类“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禁止的要求,严重者会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见5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火车、地铁或飞机上,总有人用手机等工具外放歌曲、影视剧,睡意正浓却被打扰得心烦不已。不给对方指出来吧,总觉得“暗气暗憋”心里堵得慌;说了吧,人家要是通情达理还好,要是以个人自由为借口给咱怼回来,可能会更生气。如果双方互不相让,还可能会升级矛盾。怎么办?基本只能忍着。
这种能够忍着的人,我们称之为老实人。其共同特征是守规矩、知退让,很多大事能够化小、小事能够化了,多是因为有老实人的存在。
然而,现实中类似让老实人吃亏的事儿不少——不许吸烟的火车站,老实人被前面不老实人抽烟吹过来的二手烟呛得喘不上气;晚高峰的车队中,别人都在忍着烦心在一条车道上一点一点往前蹭,不老实的人在车道中穿来插去;公交车站台上,别人都在排队,总有人在车来的时候不自觉地抢到前面。
这些事都不是什么大事,有些都算不上违规,更谈不上违法。老实人能做的,除了狠狠地瞪上对方一眼,最多也就是心里“问候”他几句“缺德”“没素质”。但是,不老实的行为却总是让老实人吃亏,让不老实人占便宜,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更不是文明社会该有的常态。
更让人担忧的是,不老实行为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时间一长,甚至形成了某种潜规则和不良的风气——插队、闯红灯以及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大抵也是这么来的。
对小恶做出规束、惩罚,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维护社会整体上的公平,是在维持社会最基本的文明秩序。不该吸烟的地方不吸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上公交车耐心排队等,这些都是常识,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基本因子。既然总有人不自觉、下意识地破坏规则,那么就应该顺势而为建章立制,就算不能让所有人都成为老实人,至少也能让他们知道“老实”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起码让老实人觉得自己守规矩是值得的,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具有典型意义的小题大做,也是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娱乐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的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娱乐手段,又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娱乐体育的一项是( )。
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至于采用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
甲: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乙: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最后结果是( )。
谬误:语法
夏燕、贾枢和郑薇三个同学一起去旅游。为了照相方便,每个人拿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
如果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
茶水:茶壶:茶杯
海马:哺乳动物
画家:作家
火山:岩浆
药品:药房: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