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估价背景情况如下:
估价对象是李某拥有的位于某住宅小区一幢临街住宅楼一层的一套住宅。为解决该住宅小区商业配套不足的问题,规划部门原则同意该住宅楼一层改建为商铺。该住宅楼一层大部分业主已将住宅改为商铺。李某也已申请改建,但尚未办理完变更手续,后因债务问题需转让该套住宅,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市场价值。
以下是该房地产估价报告中“最高最佳利用分析”内容片段:
最高最佳利用分析 最高最佳利用是指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允许,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使估价对象的价值最大的一种利用。估价对象最高最佳利用分析具体如下:
1.法律上的允许。估价对象相关权属证书登记土地用途为综合用地,房屋用途为住宅。鉴于土地法定用途为综合用地,且规划部门已原则同意该幢住宅楼一层改建为商铺,故估价对象变更房屋用途具有可能性。因李某已申请改建,所以估价对象按照商业用途使用在法律上应视为许可。
2.技术上的可能性。虽然估价对象为已建成住宅,但经估价人员实地查勘,为适应改建为商铺用途的需要,可以拆除承重墙以外的部分墙体。所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从建筑材料性能、施工手段等技术方面是可能的。
3.经济上的可行性。结合估价对象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状况,经过分析测算,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未来作为商铺使用带来的收入现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带来的收入现值。所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经济上可行。
4.价值最大化分析。经调查,于估价时点估价对象类似住宅市场均价为8000元/m2,类似商铺市场均价为20000元/m2。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扣除需支付的改造装修成本及应得利润后,其剩余价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价值。所以,估价对象作为商铺利用的价值为最大。
综上所述,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方式为商铺,故本次估价以重新开发为前提。
答案:估价报告是估价机构出具的关于估价对象价值的专业意见,是估价机构履行估价委托合同、给予估价委托人关于委托对象价值的正面答复,也是记述估价过程、反映估价成果的文件及关于估价对象价值的分析报告。上述估价报告片段中的错误、修改及理由具体如下:
(1)错误:估价对象按照商业用途使用在法律上视为许可。
改为:估价对象按照商业用途使用不合法,应按住宅用途评估。
理由:虽然李某已申请改建,但尚未办理完用途变更手续,因此从法律上讲,估价对象仍应按住宅用途评估。
(2)错误: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未来作为商铺使用的收入现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收入现值,则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经济上可行。
改为:若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扣除需支付的改造装修成本、用途变更费用及应得利润后,其剩余价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价值,则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经济上可行。
理由:经济可行性检验的一般做法,是针对每种利用,首先预测它未来的收入和支出流量,然后将未来的收入和支出流量用现值表示,再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只有收入现值大于或等于支出现值的利用才具有经济可行性,否则应被淘汰。
(3)错误:估价对象改建为商铺使用,扣除需支付的改造装修成本及应得利润后,其剩余价值大于作为住宅使用的价值,所以,估价对象作为商铺利用的价值为最大。
改为:估价对象在目前住宅用途现状情况下,在维持现状、更新改造且改变用途、重新开发三种前提下,定量分析的结果是第二种前提下利用价值最大,所以,估价对象作为商铺利用价值最大。
理由:价值最大化是指在所有具有经济可行性的利用中,能够使估价对象的价值达到最大的利用,这便是最高最佳利用。价值最大化应考虑维持现状、更新改造且改变用途、重新开发三种前提,不能只分析一种前提就得出结论。
(4)错误:综上所述,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方式为商铺,故本次估价以重新开发为前提。
改为:综上所述,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利用方式为商铺,故本次估价以更新改造且改变用途为前提。
理由:当估价对象已为某种利用时,应在调查了解及分析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最高最佳利用和相应的估价前提作出下列判断和选择,并应在估价报告中说明:①维持现状、继续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维持现状前提进行估价;②更新改造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更新改造前提进行估价;③改变用途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改变用途前提进行估价;④改变规模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改变规模前提进行估价;⑤重新开发再予以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重新开发前提进行估价;⑥上述前提的某种组合或其他特殊利用最为合理的,应选择上述前提的某种组合或其他特殊利用前提进行估价。现有房地产应更新改造的条件是:(更新改造后的房地产价值-更新改造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现状房地产的价值。现有房地产应改变用途的条件是:(新用途下的房地产价值-改变用途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现用途下的房地产价值。估价对象用途变更为商铺,属于更新改造且变更用途。
按照评估价值的前提或内涵划分的价值不包括( )。
下列房地产中,通常是用比较法估价的是( )。
采用百分率法进行市场状况调整的一般公式为( )。
某类房地产2006~2010年的价格见表9-2,根据平均发展速度法,预测该类房地产2011年的价格为( )元/m2。
表9-2 某类房地产2006~2010年的价格
关于房地产抵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宗土地总面积7500m2,容积率为3,相应的土地单价为4500元/m2,现允许容积率提高到5,假设容积率每提高0.1,楼面地价下降1%,则理论上因容积率提高应补交的地价款为( )万元。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简称为( )。
收集交易实例时应注意所收集内容的统一性和( )。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处于正常生产经营中企业的房屋,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划拨性质,对该企业给予的补偿不包括( )。
关于抵押房地产变现能力强弱比较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