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10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
某二级公路位于平原区,路基宽10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3+460~K3+550位于水田路段。路堤填筑高度5~6m,填料为砂性土。该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如图1所示。
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D32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后及时进行了复测。
施工单位制定的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整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A。其中,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打设。
路基施工完成之后,对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实测检验。
1.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写出图中涉及的“分部工程”名称。
2.改正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中的排序错误(按“应先××,再××”描述),并写出工艺A的名称。
3.写出图1中低液限黏土中水排至路堤外的主要路径。
4.设计单位还应向施工单位交哪种控制桩?针对D32控制桩的缺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5.本工程路基工程的实测项目有哪些?
1.“分部工程”有:路基土方工程(1-3km路段)、排水工程(1-3km路段)、砌筑防护工程(1-3km路段)、路面工程(1-3km路段)。
2.(1)“插入套管→塑料排水板穿靴”改为“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 (2)A 代表“摊铺上层砂垫层”。
3.低液限粘土的排水的路径:塑料排水板(垂直)→砂垫层(水平)→干砌片石(透水)→排水沟。
4.设计单位还应向施工单位交高程控制桩。针对D32控制桩的缺失,施工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补桩。
5.本工程路基为土路基,实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
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监理单位在工程勘察阶段提供相关服务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评估报告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了进度偏差。经分析该偏差仅对后续工作有影响而对总工期无影响。则该偏差值应()。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措施中,对建设单位提出应急赶工给予赶工费用补偿的属于()措施。
关于建设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阶段是()阶段。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 )。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下列建设工程进度影响因素中,属于业主因素的有( )。
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