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岁,未婚,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母亲辛苦地把她抚养成人,母女感情很好。一年前母亲突发脑血管疾病,经治疗保住了生命,目前瘫痪在床,语言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求助者一直精心照顾母亲,尽管辛苦,但毫无怨言。一天,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解脱了呢”,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马上想到母亲抚养自己很不容易,自己怎能这么想呢?但从此后“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解脱了呢”这个想法经常出现。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想,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傻事,拼命想控制住这个想法,但始终控制不住。求助者内心非常苦恼,想摆脱但摆脱不了。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思考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错误,为此经常耽误公司的事,影响了工作,受到同事的指责。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求助者为此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主动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再婚,把全部心思放在求助者身上。求助者懂事、孝顺,在亲朋好友眼中是好孩子。
【考察重点】强迫症状的区分和识别【试题解析】常见异常心理症状中属于强迫症状的有两类:一是认知障碍中思维内容障碍的强迫观念,也叫强迫性思维,指不必要甚至是荒谬的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求助者脑海中,求助者意欲摆脱却摆脱不了,常见类型有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如本案例中求助者反复出现“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解脱了呢”的想法,就是明显的强迫观念的反复思考;二是意志行为障碍中的强迫动作,指求助者明知没有必要还会做出违背本人意愿的反复出现的动作,努力摆脱却徒劳无益,常见类型有强迫计数(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询问等,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表现出类似的症状。本题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试题解析】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在心理学方面表现为自我要求严格、追求完美,母亲生病属于社会学方面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父亲去世是早年的事件,与现在求助者的问题关系不大,所以本题答案选A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试题解析】求助者主要的心理症状是无法控制和摆脱的强迫性思维,虽然存在焦虑情绪,但焦虑是由强迫思维导致的次要症状,不是主导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表现出抑郁情绪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进而导致沮丧和无能为力感等抑郁性神经症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案例中的求助者也没有表现出与处境不相称的恐惧情绪和对特定场景或对象的回避行为等恐怖性神经症的主导症状,因此也可以排除恐怖性神经症。本题答案选AB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咨询方法选择时应考虑针对求助者的具体症状和主要病因,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症状主要有强迫观念和焦虑情绪,因此可以选择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思维,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行为技术还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阳性强化法需要针对明确的行为症状开展工作,而求助者没有明确的行为问题,因此在本案例中无法操作:厌恶疗法可以针对求助者不良行为和习惯,求助者出现的强迫观念可以通过使用属于厌恶疗法的“橡皮筋疗法”来逐渐消除。所以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态度【试题解析】咨询师恰当的咨询态度:尊重(无条件接纳、平等、礼貌、信任、保护隐私、真诚),热情(关切询问、倾听和非言语行为的关注、认真耐心不厌其烦),真诚(不是实话实说、应实事求是、不是自我发泄、适度、非言语交流、考虑时间因素、体现坦诚),共情(从求助者角度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理解、因人而异、把握时机和适度、善于把握角色、使用躯体语言、考虑特点和文化特征),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求助者,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看待自己,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选项中完全接纳和平等都是尊重的范畴,而实话实说不是真诚的本意,因此答案选ABD。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基础【试题解析】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玎向,首先是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至关重要,其次是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及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及咨询效果。相对来说,咨询师的咨询理论、方法和技能就是较为次要的因素了。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阶段划分【试题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分为初期阶段一诊断阶段、中期阶段一咨询阶段、后期阶段一巩固阶段。因此答案选B。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健康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 )进行。多选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多选
心境的特点包括( )。多选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多选